标题: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内容: 汝所说颇有道理,慰甚。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 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 闭方便关,拒绝不急事缘,甚为有益。 罗台山之不往生堕福处,在于文字气习重耳。 此习既重,则虽曰念佛,实念念在文字里做工夫。 念佛工夫,只是支撑门面而已。 此文人通病,非台山一人而已也。 世智辨聪,佛谓为八难之一者,正为此也。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 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 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 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 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依此而行,决无歧误。 了凡四训,不知是钞安士书中者,或单有流通之本。 光见一流通本,积善篇中,缺十条因果事迹。 若欲排印,当以安士书后所载者校之。 缺则补之,讹则改之。 序文凑千余字,意虽可取,文不舒畅。 光本欲发挥四训未畅之旨,而意为词阻,究亦无所发明。 但弁之于首,亦可作互相参证之微益耳。 又现在见佛之志,可谓真切。 然此事颇不容易。 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 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 欲见即可顿见。 不见亦了无所碍。 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 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 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 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 从兹魔入心腑,著魔发狂。 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 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 一心之后,自知臧否。 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 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 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 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 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 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 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 永明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 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 发布时间:2022-03-07 11:23:0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