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增广印光法师文钞-题词并序 内容: 是阿伽陀,以疗群疚。 契理契机,十方宏覆。 普愿见闻,欢喜信受。 联华萼于西池,等无量之光寿。 庚申暮春,印光老人文钞镌板。 建东,云雷,嘱致弁辞。 余于老人向未奉承,然尝服膺高轨,冥契渊致。 老人之文,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 宁俟鄙倍,量斯匡廓。 比复敦促,未可默已。 辄缀短思,随喜歌颂。 若夫翔绎之美,当复俟诸耆哲。 大慈后学弘一释演音稽首敬记识无量病,与无量药。 见佛性故,回己济他。 寐叟敬题诸三昧中,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入此三昧已,一切三昧,皆得具足。 抑扬之说,信非笃论。 法宁有异,异自人耳。 今时贤哲,亦盛谈义。 然浊智流转,玄言奚裨。 自非冥怀凝寂,岂能廓彼重昏。 决知火宅无安,乃悟乐邦非邈。 故谓从心现境,境即是心。 摄所归能,他即是自。 欲求方便趣入之道,舍净土何由哉。 印光法师,此宗尊宿。 俯提弱丧,罄吐诚言。 辞致恳恻,与莲池为近。 云雷居士,倡缘弘布,深植净因。 远征题识,聊为赞喜。 其诸大心上士,夙志津拔修途,游履安养者,盖必有质于是也。 庚申二月湛翁书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 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诵此后,更进以莲池,憨山,紫柏,蕅益诸集,培足信根。 庶解行证得,有下手处。 启超具缚凡夫,何足以测大师。 述所受益,用策精进云尔。 庚申四月八日梁启超敬题大矣哉净土之为教也。 诸佛出广长舌而赞叹,列祖发真实语以显扬。 万汇咸收,三根普被。 故念佛往生者,不间下凡上圣。 称机利导者,无论教祖禅宗。 试观著述传流,经论结集。 其间赞扬净土法门者,不一而足。 可见佛祖利生之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 我震旦自晋时远祖,溯西竺之高风,结东林之胜社。 于是而缁素名流,教宗硕德,都以净土法门,为化导之资,而此宗盛行。 乃者去圣时遥,真修日鲜。 研教典者,徒滞文言。 习宗乘者,罕明心地。 欲求秉教修心,真参实悟,于百尺竿头,得一进步者,实不易多觏也。 甚且呵佛骂祖,斥净土为小乘。 瞎练盲修,嗤念佛为愚事。 举世滔滔,迷流蠢蠢。 明哲罕遇,慨也何如。 惟我普陀印公,智光雪亮,梵行冰清。 具正知见,发大慈悲。 烛智炬以破昏衢,挥慧剑而裂见网。 阐扬正道,挽教海之狂澜。 指示真乘,作法门之保障。 虽卅年苦行,与世罕通。 而四海传名,问津日众。 或航海梯山,而请求开示。 或鸿来雁去,而乞赐南针。 举凡所说所书之只言片句,莫不奉为明训,宝逾奇珍。 浙西徐蔚如,瓯东张云雷等诸居士,将印公所为文,一再编录,寿枣流通。 阅是编而能循文悟旨,慕果修因者,何可胜计。 闲四十年来,奉释尊之诚言,遵智者之悲愿,所以自修而兼利者,其归结处,亦不外一句弥陀,信愿往生而已。 今契西居士等,重将印公文,镌板印行,以垂永远。 手民将竣,问序于予。 利人益物,共结法喜之缘。 流水高山,一为知音之奏。 安得以不文辞。 深愿是编,流布于三千界内,宣传于百亿国中。 普使见所未见,共获真修。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庶不负印老人之无量悲心,与诸居士之连番义举也夫。 民国壬戌五月,释谛闲述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随机设化,开示种种方便法门。 而求其简易直捷,一生可以成办者,莫如念佛求生净土。 起信论谓之如来胜异方便,诚方便中之最胜者也。 世每以愚夫愚妇所能为,而鄙不屑学,必欲别求玄妙。 不知如来说法,无法不玄。 所立行门,无门不妙。 然大都皆限于上根利智,未能遍引群机。 独此净土一门,普被三根,不拣异类。 以言玄妙,孰逾于斯。 夫华严一经,王于三藏。 恒沙法海,靡不赅罗。 末后普贤乃为证齐诸佛之善财,宣说十大愿王,导之归向极乐。 此之境界,岂凡情所可思议者哉。 况夫修行其他法门,必至断惑证真,方出三界。 欲了生死,难乎其难。 此则但须持名真切,不妨带业往生。 一登莲邦,长劫侍佛,亲承教诲,终必至于一生补处。 其玄妙为何如。 又修他法者,专仗自心佛力,不求他佛加被。 知见非正,或致受魔。 此则有弥陀愿力摄持,感应道交,永无魔事。 其玄妙又何如。 大集经中,如来悬记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今正末法时期,欲求解脱,舍此奚由哉。 印光法师,为当今有道高僧。 博览藏经,淹通宗教。 归心净土,自利利他。 纵无碍之辩才,弘契机之妙法。 诚所谓是如来使,行如来事者。 著有文钞,风行于世。 辞义深显,理事圆融,实足追云栖灵峰之法轨。 兹者诸大居士,发愿捐资刊板,永久流通,广作度生宝筏。 马子契西以序请,勉述数语,敬志赞扬。 普愿法界诸众生,同往无量光佛刹。 上海黄庆澜熏沐序 发布时间:2022-03-06 06:55:1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