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外有天|大名鼎鼎的梵天王住在哪里?他的上面还有几重天? 内容: 缘 起 ““””读诵大乘经典时经常会在经文中看到许多天众前来听释迦牟尼佛说法在闻法后,他们欢喜踊跃,叹未曾有发愿护持佛法和修学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些天众来自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从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可谓是天外有天上海玉佛禅寺推出“天外有天”系列推文带你从经论中一览三界诸天的样貌我们之前介绍了欲界的六重天从人间看,这些天恢弘壮阔一重比一重不可思议不过,这还只是天界的一小部分欲界之上还有许多重天,更是妙不可言色界诸天离欲清净无色界天众安住于更深的禅定色界天 ““””初禅天(三重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众天是小梵生处,梵辅天是贵梵生处,修得第一清净心的天众生于大梵天上。 初禅三天又可合称为“梵世天”。 既然他们都已离欲,为什么生处还有高低差别呢? 因为他们的禅定层次有所差别,其中,大梵天众的心最慈悲、最清净。 大众熟知的梵天王,名为尸弃,他又被称为娑婆世界之主。 因为他住在大梵天,很多人习惯称他为尸弃大梵。 佛陀初成佛果时,梵天王便代大众请佛说法:“愿开甘露门, 当说清净道”。 后来,佛陀接受梵天王等诸天的请求,广开甘露门,为大众说妙法。 佛陀入灭前,诸天的天王与他们的眷属都涕泪悲泣,表示不舍。 然而,他化自在天王开心坏了,请佛快点涅盘。 当时,梵天王出面训斥了他。 二禅天(三重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二禅天的天众享受无觉观乐。 他们陷入禅悦中,没有自我突破的想法,禅修就停留在这个阶段。 从觉者的角度看,这种心态乃不精进,也属放逸的一种。 因此,在很多经典中,并不详述二禅天的境界。 三禅天(三重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三禅天比二禅天的境界有所突破。 他们享受着离喜快乐,没有继续前行的动力。 从觉者的角度看,这种心态亦属放逸。 因此,在很多经典中,也不详述三禅天的境界。 四禅天(八重天/九重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有顶天)四禅天于色界中微妙第一。 《俱舍论》记载,八重四禅天中,前三重天凡圣同居。 后五重天是阿那含住处,没有凡夫,故而这五重天都可称为净居天。 四禅天的最高重天,又称为摩醯首罗天、阿迦尼吒天、有顶天,是色界之主大自在天王的宫殿所在之处。 大自在天王也被称为净居天之主。 在一些语境中,也会以他所处的“净居天”或“摩醯首罗天”代称大自在天王。 四禅天究竟有几重天,并非谁对谁错,而是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 有的经论把大自在天王宫殿所在之处,划分为色界的第九重天。 也有的把这里一起归到第八重天中。 另外,也有佛经这样罗列四禅天各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 无色界天 ““””无色界无处,有四种差别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与欲界、色界不同的是,无色界的四种天并没有上下的区隔,此界诸天已深入禅定。 这里一切无色,境界微妙,非欲界与色界大众所能领会。 根据他们入定深浅差别,无色界天的天众安住于四种状态: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或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四类天众的寿命也有所不同。 色界与无色界的喜乐微妙难思然而,至心修学佛法的人却不愿生到色界、无色界享天福从觉者的角度看这些境界虽妙,但未出三界印光大师曾教导弟子“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意识到这点后部分色界天与无色界天众便发心来听世尊说法希望掌握永出三界的方法至心修学佛法的人不愿生到色界、无色界享天福他们除了放下万缘,专精摄心更住于正观,深入法界观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样的道路在普罗大众看来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因此,也有人选择练习一心念 ·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或许是更方便的方法往期回顾 欲界 · 地居天:四天王天与忉利天 欲界 · 空居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点击相应标题,了解详细内容 参考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莲华面经》、《起世经》、《十住毘婆沙论》、《大智度论》、《阿毘达磨俱舍论》编辑 | 美音图片 | 晓峰 熙全 浩子等责编 | 明月 发布时间:2022-03-05 12:00:4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