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顶礼膜拜是什么意思,顶礼膜拜的做法 内容: 说起佛家我们应该都知道,可是今日小编不说这个,小编要说的是释教礼仪。 那么同学们关于这个释教的礼仪又是了解多少呢? 释教礼仪一般分为三大类,藏传释教礼仪、汉传释教礼仪还有便是南传释教礼仪这三大类,说道这儿小编也就不多废话直接入正题。 本章文章要讲的是关于释教礼仪中顶礼崇拜的做法,期望我们喜爱。 崇拜(móbài)古代的拜礼。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期下跪叩头。 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还礼,后泛指表明极点恭顺或畏服的行礼方法。 今人多用“顶礼崇拜”描述对或人崇拜得心悦诚服。 是一种对释教的崇奉。 顶礼:释教拜佛时的最高还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崇拜:释教徒的另一种还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 虔诚地跪拜。 比方克服自我的高傲,关于真修行的和尚并不需要他人的顶礼,而经过顶礼来表明自心放下自我的一些不良习惯去醒悟佛法。 合掌加额,长跪而拜。 表明敬重或畏服的礼式。 亦专指礼拜神佛。 《穆皇帝传》卷二:“吾乃崇拜而受。 ”郭璞注:“今之胡人礼佛,举手加头,称南崇拜者,即此类也。 ”唐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逢迎侯伯转觉贵,崇拜佛像心加尊。 ”明张煌言《伪庭即事》诗:“独笑中华皆妇孺,几回崇拜捧胡雏。 ”许杰《吉顺》下:“他想深深的跪下,向着头上几点星光闪耀着的上苍崇拜。 ”顶礼崇拜: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还礼,接受所礼者双足。 向佛陀圣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 又称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 “顶礼”。 向佛、菩萨或上座行此礼。 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舒两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足,恭顺诚恳,便是俗语说的“心悦诚服”。 早年,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积德行善,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取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一切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但是这还不能到达其顶礼积德行善的边沿。 ”心悦诚服顶礼式:身之四肢(两掌两膝)及额间五部,彻底着地,若仅四肢着地,而头额间不着地,如《菩提道次序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注》及《兜率天赞赏经三修道底子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证经注》云,顶礼时头额不着地,将来堕在悬头阴间,若生人中,则受驼背残疾之若,又心悦诚服后,一起全身旋即起立,愈速愈妙,不行伏地久停。 起时两手不行向背面扩展,依《赞赏经》注,引据《丹巴戒索》大师云,头伏地久停不起,将来生畜生道中,得鳄鱼身,如生人中,身不美观,愚而无智,起时两手若向背面扩展,则生边地,不闻佛名,又闻诸上师云,心悦诚服后,两手掌落地一起身体应即起立,切不行两手向上一翻,使两手掌朝天,以经中及藏地礼仪,均无翻手之理。 每见汉地磕头,皆翻其两手,掌心向上,不知系据何经典,若谓掌心向上,系顶礼佛足之意,按诸经典,虽有顶礼佛足之说,但其典礼,并不如此,兹据《授比丘戒仪轨》云,佛住世时,说法讲经,座下诸众若有启请右绕三匝,顶礼佛足,系以两手抱佛菩萨之双足,头触其膝,下小腿相并之间,为最敬之礼,于佛涅盘今后,凡受满意具足戒时,依然行此大礼,今汉地磕头,以翻手为顶礼佛足者,或即因为传讹,亦未可知也。 全身顶礼,准前心悦诚服法,两掌两膝着地,一起两掌向前用力推出,随将两腿一起伸直,全身平伏地上,所谓磕大头者是也,磕大头为学习藏密者首要修习之法,藏密以磕大头十万为四加行之一,所谓四加行者,即一皈依,二供曼达,三磕大头,四百字明。 此为四加行,此外尚有六加行,即一绕塔,二印塔,三造像,四六字大明咒,或本尊咒,五#施,六宗喀巴大师赞是也,连前之四加行,合称为十加行,每一加行,应修十万,以植修密之根底,然后修持任何本尊之法,自不患不易成果矣,此乃西藏黄教之定轨也,兹将磕大头法,译述于后。 【结束语】总归顶礼者,乃对治我慢意,有必要三门全磕,心悦诚服,一礼一赞,积德行善始大,经云:初合掌印于额部,想佛身积德行善,将来可得金刚身。 次合掌印于喉间,想佛口积德行善,将来可得六十支佛音。 再合掌中印于心间,想佛意积德行善,将来可得决金刚果位。 发布时间:2022-02-25 01:05:4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