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基本的佛教礼仪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居士在家应该注意什么礼仪呢 内容: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把人生界说为无常、无我、苦、空、不净。 尽管苦海无边,但人们只要领悟了释教真理,作到自我净化,就能被摆脱,脱离苦海,到达美好的对岸。 释教落发的为和尚,不落发的为居士。 释教的首要礼仪有以下几项。 (1)剃度。 剃度是指落发人剃除须发接受戒条的典礼,含度越生死之意。 受戒时,落发人由亲朋好友簇押至寺院中,在僧人组成的僧团严加询问,合格后方可落发剃眉,穿起袈裟,并举办诵经祝福的典礼。 我国旧时落发受戒时,还要在头上烧香疤,以示决心。 (2)拜忏。 它要求释教徒检讨自责,与基督教的忏悔类似。 (3)水陆道场。 是指我国汉族区域流行的追荐和超度亡灵的一种隆重佛事典礼,一般7天为期。 (4)盂兰盆会。 盂兰盆意为救度亡灵之苦。 在此间设斋供僧,并举办水陆道场、放焰火。 (5)忌讳。 释教的戒律甚多,最根本的五戒为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喝酒,不妄语。 此外还有十戒即五戒加上不涂饰香鬓,不视听歌舞,不坐巨大广床,不非时(过正午)食,不蓄钱财。 一、起床作为释教的居士,咱们应该怎么起床呢? 起床的时分应该做些什么呢? 咱们心中应该想什么呢? 有没有看见自己躺在床上要起来的那一片刻之间呢? 这都非常重要。 很多人修行,忘记了刚开始的这一片刻。 他现已起床了,牙都刷完了,还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如此的修行,昏天暗地,你在做什么? 佛法的修行,便是让你坚持一种正念。 时时刻刻都知道你在做什么,那便是佛法。 起床的榜首个想法,你应该告知自己:“我将会成为一个崇高的人。 我将会不断地向上。 我要成为一个欢喜的人。 ”先给自己建立这样的决心,时时刻刻都能够这么去想,告知自己要断掉烦恼,要成佛。 那么,你必定会朝这个方向去尽力。 这便是开头的一颗菩提种子,现已种下去了。 佛法是通的,对世俗的人,早晨的榜首念也很有用,我会告知他,能够这么提醒自己:“我要成为一个高兴的人,尽力工作的人。 ”作为释教的居士,接下来,心中要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忆想三宝。 没有这样的忆想,你今日一天都会觉得离三宝很远。 很多人修行,现已醒来大半天了,他才想到要打坐、要念佛、要烧香。 榜首念就要想到三宝,这样咱们离三宝才会越来越近。 然后,告知自己:“起床。 不要赖在床上。 ”徐徐地起床。 倘若是作为家庭主妇,你要起得比家里其他人更早一点,帮先生和孩子准备洗漱的东西。 作为释教居士,要勤劳,要改掉早上不起床的习惯。 修行便是不断地改造自己。 佛门的仪规,榜首先要早上。 有时分咱们觉得自己很没时刻,很紧张,那往往是因为早晨多睡了三十分钟。 假如早上三十分钟,你会觉得自己多了很多时刻。 你会在那没有人打扰的三十分钟里,把很多工作解决掉。 起来,先洗漱。 要把佛法用到这里边去,榜首你就要先想到节约用水。 不要乱消耗,本身也是培福。 牙在刷,水还在白白地流,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仪规便是要改动这些东西,让自己不断地向上。 二、上香洗漱完了,最少的,必定要给佛上香。 那么现在就要提到上香的礼仪。 无论是到庙里上香,还是在自己家里的佛堂上香,都有礼仪。 平常在家里上香,不用烧三柱香,一柱就能够了。 因为三柱香烟太大。 一柱清香,就代表着一片虔诚。 很多人不会拿香。 应该把点着的香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一举,举到眉心,然后上香。 三、礼拜接下来必定要礼拜。 礼拜之前先要合掌。 我要说一说合掌的仪规。 很多人不会合掌。 真实的合掌很简单:两手的指尖先合起来,然后放在一起,掌尖坚持向上,眼睛能看见无名指的指尖。 掌的高度便是当胸,双肩放松,翻开你的肘。 礼拜的姿态,很多人学佛多年,都知道,我就不在这里演示了。 假如你们想再规整地学习一下,能够看相关的书和光盘。 一般咱们礼拜,是礼三拜。 其实,拜三拜,起来一问讯,这只是一礼。 真实的礼佛三拜,是拜九拜,这才是一个大礼。 四、诵经这时分,你能够诵经。 早晨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刻,诵《金刚经》,诵《大悲咒》,或许诵三遍《心经》……都好。 跪在佛前诵也行,在佛堂旁边放个凳子,坐在那里诵也行。 诵经的时分,要放下全部,专心致志。 诵经有两种重要的方法。 一种叫止诵,一种叫观诵。 止诵的时分,心无杂念,一字一字,好像流动的泉水,一滴一滴,总是流在同一个方位上。 当止诵有必定功夫了,就能够观诵。 观诵,比方诵《心经》时,“观安闲菩萨”,观想有一尊观安闲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怎样一种境地呢? 或许诵《弥陀经》时,诵到各方有佛,你就观想自己处在虚空之中,看到东方有很多佛,西方有很多佛,南边有很多佛,北方有很多佛,忘掉你这个佛堂,忘掉你这个家,忘掉这个地球,这便是观。 假如止诵,就不要去思维,不要去别离;假如观诵,就要思维法义。 比方诵《金刚经》,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什么感觉呢? 你就要思维这个法义。 当然,这个法义你要提前选择好,诵经的时分,只是一片刻间而过。 为了能够观诵,平常你要去听闻讲《金刚经》,了解其间的意思。 诵经后,咱们要回向,回向给谁呢? 给一切众生。 不要只想着你自己。 不要想着:“我今日腿疼,我念一遍《金刚经》吧。 ”假如你腿疼,你要想着:“十方国际一切和我相同腿疼的众生,今日腿疼都消失了。 ”把你的心量扩开,不要只在你的身上打转。 假如在你身上打转,那便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回向,真实的功用是什么? 便是突破自我的局限。 不是去执著什么,而是抛弃、舍掉。 回向之后,再礼佛三拜,结束你的功课。 五、早餐下来,作为家庭主妇的,便是要做早餐了。 咱们现在的人很懒,大多睡到九点四十五分才起床,尤其是年青的人,不做早餐。 医学上说,早餐假如不吃的话,心脏负荷会超重,并且特别容易得心血管的疾病。 所以早餐必定要吃。 晚餐能够少吃,或许不吃,这是符合生理规则的。 现在很多人晚上吃得多,早上简直不吃。 当然咱们也不用强求谁。 可是,你想身体健康、精神百倍,就应该改动不良的饮食习惯。 做早餐时,你不应该想到:“天天给先生做早餐,给孩子做早餐……多麻烦,这简直是一个担负! ”你应该怎样来想呢? 应该想:“我今日要供养他们,供养我的爸爸妈妈,供养我的家人,乃至要供养三宝,要供养全部人。 ”用这种心态做事,你还会牢骚满腹吗? 必定不会,心态必定会很好。 咱们为什么会烦恼? 便是自己在做这件事,可是心态欠好。 为什么心态欠好? 便是老觉得:“我在给他人做工作,我给你做工作,我对你这么好……”那你就违反了施舍的准则,三轮体空的准则,便是没有我,也没有施的东西,也没有受施的人。 可是咱们处处著在这个上,觉得“我在给你做东西”,很烦恼,好像受压迫的感觉。 所以有人会宣布这样的慨叹:“女性很辛苦! ”女性很辛苦吗? 女性是菩萨,一点都不辛苦。 这个国际离开了女性能转吗? 女性很重要。 不要觉得辛苦,应该觉得很高兴。 把先生、孩子、爸爸妈妈、师长,都要照顾好。 六、吃饭做好了饭,就要吃饭。 这里有重要的仪规。 对居士来说,在佛门里吃饭,和在家里吃饭,要求是差不多的。 榜首个要求是什么? 静默。 禁绝有声响。 禁绝唱一首锅碗瓢盆的赞美曲,“啪啪”地响。 安静的吃饭,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宣布各种响声,他人听了也烦恼。 所以释教的吃饭,严禁说话,严禁杯盘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我在西安大雁塔住,那是玄奘法师翻译经典的当地。 其时玄奘法师的译堂,有一千五百位落发人。 有一天皇帝来观赏,看见一千多位落发人坐在那里吃饭,却听不到碗筷的响声,并且没有任何人提出要求,多么肃穆,多么庄严。 皇帝吃了一惊,对玄奘法师说,假如我的戎行像你们这些落发人这样整齐,那我的戎行能够所向无敌。 第二点,不要挑好坏。 能吃就要有感恩之心。 你要想到,很多人还没得吃呢。 知足才干常乐。 第三点,吃完之后,大盘子放在底下,小盘子放在上面,再小的盘子放在上面,然后你再走,这是一个重要的规则。 西方人用餐,假如收盘子的服务员没来,他们也会把吃完的盘子这样叠放起来,非常整齐。 不像咱们这边吃饭,经常吃得一桌子都是残羹剩饭,像战场相同。 吃饭的规则代表着文明,代表着修养,代表着心里境地。 你有没有常识、文明,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跟我面对面地吃饭,我能看穿你。 这代表着人的修养。 曾经我的师父告知我:“你答应你的地板上有这么大一片污点,你必定会答应你心中有比这更大的一块黑暗。 ”日子中整整齐齐,活得才精神。 第四点。 请客吃饭,客人没到,咱们不能先动筷子。 作为小孩子,老一辈没到之前,不能先吃。 可是现在的教育不同了。 现在家长让最小的先吃,孩子吃完大人才吃。 曾经不是这样。 曾经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孩子先吃完了,要对爸爸妈妈说:“我吃完了。 ”假如爸爸妈妈答应,才干够离开。 假如爸爸妈妈没说话,就应该坐在那里,等他们吃完,一起起身,这才是规则。 现在太“民主”了,反倒欠好,人没有上下。 孩子眼中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师长,没有规则,就这么乱。 咱们作为释教的居士,吃饭的时分更应该遵守规则。 作为家庭主妇,吃完了必定要拾掇碗筷,这都不用说了。 呼吸之间而已。 发布时间:2022-02-19 05:52:1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