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没有见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内容:   mi宗的境界强调“相”,即清净的显现。 mi宗主要讲的是相,不是体。 或者说不着重讲体,因为之前显宗已经讲完“体”(空性)了。 显mi是层层递进的,在显宗境界的基础上,才可以修mi,所以说显宗是mi宗的基础。 见解、见地很重要,没有见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见解的高低与修行的境界是一致的,修行的境界决定最后的成果。 mi宗为什么不讲体? 因为最究竟的中观应成派,已经抉择了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一切都抉择为空性,没有可执着的法了,没有需要遮破的了,这是体(本体)性空。 显宗的有部宗与唯识宗之间的辨论,唯识宗与中观之间的辨论,都是在体上进行的。 大空性是mi宗的基础,自性不空不可能有显现,自性空了才有显现。 好比瓶子空了,才可以装东西;否则不可能。 只有空了才能接受万法,任何显现、对境都可以接受,否则无法接受。 mi宗讲清净观,自己与众生是佛,一切都是清净、圆满的,但体是空的。 否则即使是清净的,也不能显现、存在,这跟显宗一样。 mi宗讲相时,虽然体空但不离相。 佛宣讲了卷帙浩繁的《般若经》,现在藏传佛教甘珠尔里仅《般若经》就有12卷,而且每卷很厚,但这还不是全部。 《般若经》的精华是《心经》。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一切法皆如是。 意思是:虽然是空但不是单空,还有相;相不离空,空不离相,简单概括便是如此。 显宗讲相时,没有讲清净观,讲的是如幻如梦,假立、迷乱的显现。 深入分析:假立、迷乱的东西能与佛性结合吗? 不可能。 假立、迷乱的显现不存在,但显宗就是这样安立的。 “眼耳鼻舌身识”等感官世界中,六根发送的信息,觉察到的东西,都是迷乱、假立的,也言之有理。 但与此同时也有清净的显现与相,即“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的功德都是本具的,这是藏传佛教的一个辩论重点。 有的说,佛性上有这些德相;有的说没有,佛性就是空性。 那是不对的。 按自宗的观点,佛性上这些德相都存在。 你们之前都听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一讲就能接受。 虽然接受,但有的人并未深入、细致地思维过,只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既然都这么讲,可能就是吧? ”“这句话早就听讲过,是这样的。 ”其实,藏传佛教里对此观点有很多辩论,各宗各派是不会随便承认的,都有很多教证理证。 自宗的最终观点是:自性上有德相,如来藏、清净的显现不是单空,佛的十力、四无畏、十八种不共功德等,都是本具的,在自性、佛性上是存在的。 世间的显现都是虚假、迷乱、不存在的,但是如来智慧德相,成佛时出现的广大神通,都是本具、清净的显现,mi宗就要把这些挖掘出来。 清净的显现是本具的,它跟体——空性是相结合的。 ——摘自《让觉性显现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25 22:19:11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4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5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