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重视干净卫生吗? 内容: 关于自个清洁方面,律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比丘在营作事务,或打扫环境后,浑身都是尘土,方服也污垢不洁,就到聚落讨饭乞食。 被世人讥嫌不如佣作人。 佣作人姑且知道在吃饭前,先放下工作,挥去尘土、洗净四肢。 而沙门释子,竟不知规整容仪,就龌龊地到聚落乞食。 所以,释尊规则准量日时,早须休作。 若乞时者,当整容仪,方行乞食;既扫地了,除去粪秽,应可洗身,若不洗者,以水湿手,拭去尘坌,洗手濯足,如常所为。 工作完了,要规整容仪,而出外游行,欲到寺里,亦应随有水处,安排衣钵,振奋衣已,次浴身体,下至手足,洗灌污垢,添净水瓶,方以破布,拂拭皮鞋,然后披衣,容仪详审,徐行入寺。 由上记载之事缘,可知僧众应当留心清洁卫生、齐整容仪等,才不致惹来不必要的讥嫌。 又致使讥嫌,是对全部僧团声誉的负面影响;而若因不洁,致使病苦,或感染他人,将构成自个甚至大众生命的要挟。 所以律中经验僧众不可故意把石头丢到水沟里,致秽恶臭水,溅污他人衣服。 而衣服当用衣架,或葛蔓、绳子悬挂,不可处处放置,防止垢腻,或被虫蛀。 道行外出时,三衣运用袋装,挂置肩上,防止日晒雨淋,或感染污垢。 又僧众应在屏隐处嚼杨枝、刮舌垢。 事了,杨枝用水洗过,方可扔掉。 比丘平时应持面巾,擦拭头面垢腻;常洗浴、洗足、剃发、剪爪、除爪甲垢。 剃发时,要换穿剃发衣,剃了应洗浴,至少洗五肢(头、手、足)。 而洗澡后,不可身体湿漉漉就披上衣服,运用拭身巾擦干。 又应量作覆疮衣,隐瞒疮口,防止伤口恶化,和脓血染污僧服,且应常常换洗。 而女众应蓄月期用的病衣,大众病衣,不可私用等。 ​ 发布时间:2021-11-04 22:30:4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