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内容: 壹‧极乐净土一、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以圆满、不可限量广摄一切功德,并以佛的智慧、愿力、光明拔济一切众生。 自古以来,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就已深入民心,我们可以从「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这句话中看到民间信仰阿弥陀佛的普及。 古德云:「诸经所讚,尽在弥陀。」《观无量寿佛经》、《般舟三昧经》说:「观阿弥陀佛成就,即见一切佛。」可见阿弥陀佛表现了一切佛的究竟果德。 在各种大乘经论中,虽广说十方诸佛净土,称扬其为广大易行道,但特别称扬讚叹的是弥陀极乐净土,认为各种法门中,最为殊胜的是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极乐净土。 阿弥陀佛所表现的特色,是他在因地修行时立的四十八大愿,以无边的悲愿功德,展现极乐世界,并且肯定地誓称:不论任何人,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极乐世界,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不问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以及十念,专诚虔敬,一心不乱,就能为阿弥陀佛所加持,往生极乐世界。 就算带业往生,在极乐净土裡修学,不论时间多长,一定能了脱生死,成就无上菩提,故弥陀净土最为殊胜。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1. 国无恶道愿──愿我国中无有三恶道的重苦。 2. 不更恶道愿──愿我国中的人天,于寿终后,得往生他方,而不復没入三涂恶道。 3. 身真金色愿──愿我国中的人天,身皆金色。 4. 形色相同愿──愿我国中人民的形色均为一类,无有人天、美丑等差别。 5. 宿命智通愿──愿我国中的人天悉得宿命通,了知过去因缘。 6. 天眼普见愿──愿我国中的人天悉得天眼通,能见十方无量佛国,无有障碍。 7. 天耳普闻愿──愿我国中的人天悉得天耳通,能闻十方诸佛的法音而受持。 8. 他心悉知愿──愿我国中的人天悉得他心通,能遍知众生心念。 9. 神足无碍愿──愿我国中的人天悉得神足通,于一念顷即可至十方佛国。 10. 不贪计身愿──愿我国中的人天,皆不起贪爱其身的想念。 11. 住定正灭愿──愿我国中的人天,悉住于正定聚,以至灭度。 12. 光明无量愿──愿我的光明无量,普照十方佛国,无有障碍。 13. 寿命无量愿──愿我的寿命无量,利益众生亦无尽。 14. 声闻无数愿──愿我国中的声闻无量无数。 15. 随愿修短愿──愿我国中的人天,其寿命除由本身愿力外,皆无限量。 16. 不闻恶名愿──愿我国中的人天,不闻一切不善之名。 17. 诸佛称扬愿──愿十方诸佛称扬我的名号。 18. 十念必生愿──愿十方众生,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发往生的十念,皆悉得往生。 此愿是四十八愿中最重要者,所以有愿王、王本愿之称。 19. 临终接引愿──愿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佛国,临命终时,我与圣众必现前接引。 20. 欲生果遂愿──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繫念我国,将诸功德至心迴向,欲生我国,则果愿必遂。 21. 三十二相愿──愿我国中人天,悉具足三十二相。 22. 一生补处愿──愿他方国的诸菩萨,来生我国,除其本愿自在所化外,余皆必至一生补处。 23. 供养诸佛愿──愿我国中诸菩萨悉承佛力,得于一食顷即遍至十方佛国,供养诸佛。 24. 供具随意愿──愿我国中的菩萨于供养诸佛时,所欲求的一切供养具,皆如意现前。 25. 演说妙智愿──愿我国中的菩萨,皆顺入佛智而说一切智。 26. 那罗延身愿──愿我国中的菩萨,皆得金刚那罗延身。 27. 一切严净愿──愿我国中的一切人天、万物都严净微妙,形色特殊,即使得天眼者,亦不能辨其名数。 28. 道树高显愿──愿我国中的菩萨,乃至少功德者等,都能知见道场树的无量光色及高广。 29. 诵经得慧愿──愿我国中的菩萨,都受持讽诵经法,得辩才智慧。 30. 慧辩无限愿──愿我国中的菩萨,智慧辩才无可限量。 31. 国土清净愿──愿我国土清净如镜,照见十方诸佛世界。 32. 宝香妙严愿──愿我国中的万物,都由无量杂宝及百千种妙香合成,闻其香者皆修佛行。 33. 蒙光柔软愿──愿我的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身心柔软。 34. 闻名得忍愿──愿十方世界的众生,闻我名字,证得无生法忍及诸深总持。 35. 脱离女身愿──愿十方世界的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后不復受女身。 36. 常修梵行愿──愿十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字,寿终后常修梵行以成佛道。 37. 人天致敬愿──愿十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字,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也都致敬。 38. 衣服随念愿──愿我国中的天人,欲得衣服则随念而至。 39. 乐如漏尽愿──愿我国中的天人,所受的快乐有如漏尽比丘。 40. 树中现刹愿──愿我国中的菩萨,随意得于宝树中照见十方无量严净的佛土。 41. 诸根具足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诸根具足,无有缺陋。 42. 清净解脱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得住于清净解脱三昧,于一念顷,可供养无量诸佛而不失其定。 43. 生尊贵家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寿终后得生尊贵之家。 44. 具足德本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诸德本。 45. 住定见佛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得住于普等三昧,常见一切诸佛,直至成佛。 46. 随愿闻法愿──愿我国中的菩萨各随志愿而闻法自在。 47. 闻名不退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得至不退转。 48. 得三法忍愿──愿他方国土的诸菩萨,闻我名字,得三法忍(喜、悟、信),于诸法不退转。 二、极乐净土的殊胜之处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之所以成为众生所响往的地方,因为它有许多殊胜之处:1. 时空无限:在极乐世界裡,有无量的寿命和无限的空间,慧命亦如光明一样,遍满一切。 就时间来说,没有寒来暑往,气候永远是清凉舒适的,而且每个人都能飞行自在,没有空间狭窄、拥挤、侵略等问题的困扰,大家在时空无限的世界中快乐自在地生活。 2. 生活逍遥:极乐世界的人生活非常逍遥美满,不会像人间为了每天的衣食问题而感到不自在,他们以「禅悦为食」,也就是只要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念佛、念法、念僧就可以使身体饱满,不一定要吃饭才能填饱肚子。 所穿的衣服则是随心所感而「思衣得衣」,住的是黄金舖地、七宝所成,美仑美奂的华宇宫殿,真是舒服极了! 3. 社会和乐:极乐世界物质上永远没有匮乏,人际关係上没有人我是非的纷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社会和乐,也没有阶级的划分和男女的关係,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尤其大家都是莲花化生,不但没有身体的老、病、死苦,连心中的贪、瞋、痴苦也没有,因此,个个身心清净,到处呈现出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 4. 融汇一体:《阿弥陀经》裡的清净大众,每日清晨,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十方佛国,将宽广的整个西方极乐世界化为「天涯若比邻」的景象。 人与人之间更不分彼此,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等观念,相亲相爱,以无相的慈悲、无对待的慈悲、无贪求的慈悲以及积极的慈悲去对待一切有情,将整个极乐世界融汇一体,成为人们理想中的大同世界。 三、净土三资粮修持净土法门的人,必须具备信、愿、行三大资粮,才得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1. 信:《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的依正功德,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和念佛法门的殊胜功德,做到一心不乱,自然能往生极乐。 因为有信心才会有力量,有信心才会有智慧,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成就一切。 2. 愿:愿由信来,信心坚定以后,更要发大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来称念佛号,这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 此外,更要迴向发愿,将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功德资粮,全部发愿迴向往生西方,迴向所有的有情众生都能往生极乐净土。 3. 行:信愿行三资粮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在行方面,我们要抱着为了生死而求生彼国的精进心,以及对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毫不怀疑的信心,专心一意地称佛圣号,仗着佛力的加被护持而得到念佛的受用。 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包含了无限的功德,日常生活中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不但方便,而且时时可以称念修持,时时可以收摄放逸的身心。 因此,我们应该时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贰‧琉璃净土一、消灾延寿药师佛消灾延寿药师佛又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十二愿王,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药师佛身旁有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他们是一生补处的菩萨,也是琉璃净土无量众中的上首。 有时候,药师佛的两边是观音、势至二菩萨,或是文殊师利、观音、势至、宝檀华、无尽意、药王、药上、弥勒等八大菩萨为其侍者。 药师佛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经发十二大愿,使众生解除疾苦,能够诸根具足,导入解脱,成就佛道。 十二大愿是:1. 人人如佛2. 成就事业3. 资生充足4. 安住大乘5. 戒行清净6. 六根具足7. 无病迫害8. 具丈夫相9. 具足正见10. 不受王法所录11. 饮食丰足12. 衣服不缺、不受蚊虫寒热逼恼此外,根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如果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可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如来,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并造四十九天的五色綵幡,其人便可得续命。 药师佛的誓愿不可思议,而且愿愿都是针对现实人间的缺陷,所积极创造的一个理想世界,所以普为娑婆世界的众生所欣求信仰。 二、琉璃净土的情况1. 民生丰富:药师如来的琉璃净土,是一个经济不必忧愁,民生物质非常丰富的地方。 在那裡到处都是金银财宝,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人民的衣食住行,极其方便就可以获得。 发布时间:2021-10-21 08:51:0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