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信佛教要明白一句话,把财富化为阴德,福泽子孙 内容: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财富似乎很难守得住,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也许是上天不愿意把财富一直堆在某些人身上。 就像朝代,几百年后,就得更迭一样。 那么财富,到底守在哪里? 在佛教,财富是由土地神,或者龙王管理的。 不要觉得财富是银行管的。 这个世间的财富,都有定数,就是这辈子如果平淡,赚多少钱,都有定数。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赚钱容易,有的只能维持温饱呢。 这就是福报问题了。 要明白一句话,钱从来都不是努力赚来的。 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的得到一笔财富,或者失去一笔财富。 财富是怎么来的,是个人的福报感召来的。 福报有多大,就感召多大的财富。 财富和受教育程度无关,和一个人的福报德行有关。 拥有大财富的人,一定要内敛,这个财富只是上天暂时保存在你身上,不意味着你有权利去挥霍财富。 过度的挥霍财富,就会惹来不好的果报。 多少人因为有钱后,就堕落,这就是挥霍财富的果报。 财富要有德行并行,如果一个人,命中财富多,但是德行不好,财富就会克到他。 德行犹如水,财富由于船,水太浅了,就无法载动船。 古人治家,重在节俭,就是防止挥霍财富,带来不好果报。 在西方人看来,财富只是人替上天保存。 这个想法很好,西方人有钱后就布施。 中国人要学习,留钱给子孙,子孙会败坏,留书给子孙,子孙会不读,唯有留些阴德给子孙,子孙自然能绵长。 把财富化为阴德,这是明智的做法。 范仲淹是个广积阴德的人,当年有个风水先生,看重了一块地,告诉范仲淹,只要在这里做坟墓,子孙世代都能科举高中。 范仲淹想,这块地这么好,就拿来建学堂,让所有的苏州士子,都能科举高中。 于是就买下来建了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 印光大师,赞誉范仲淹是孔子之后第一人。 范仲淹才是真正的留德给子孙。 发布时间:2021-10-15 05:19:5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