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世俗和佛心 内容: 学佛念普门品和地藏经,这两部念多了比较有感情。 观音菩萨也是有感情的菩萨,人也是有感情的人。 如果没有感情,人好像枯木一样,那不是修行人。 有个故事,说有个老婆子供养一个禅师,每天送饭给他。 三年后,老婆子要考验禅师,就叫他女儿去送饭。 送饭时,顺便抱住禅师,看他怎么说。 她女儿就去了,抱住禅师,问禅师什么感觉,禅师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老婆子听了,说,三年供养一个俗汉,就把茅棚烧了。 枯木寒岩,大家去看这个场景,就是枯死的场景,没有任何生机。 所以老婆子觉得错了,修行人不能没有生机。 但是你说太有感情,被年轻的女抱住,起心动邪念,那也不行。 那也是世俗人,看女人动了邪念。 到底要如何? 这就是公案。 所以佛法就是把握心理的很准确。 像菩萨的感情,又不是世俗,又不离开世俗。 这就是需要普门品了。 其他经讲道理讲的多,般若经。 普门品地藏经就不一样,有个有感情的观音和地藏。 还有民间妙善公主的传说,西游记的观音,白蛇传的观音。 都让人觉得佛法不是生硬的。 世俗人的礼仪,就是客套。 但是还是差一点智慧。 好像过寿,大家请客,你请我我请你。 请客就有杀业。 变成不干净的业夹杂在里头。 但菩萨的感情,就没有不干净的业。 比如有人对你有恩,念念经,保佑他平安,也是报恩方式。 有怨气,念普门品化解也是相处的方式。 很多人感情不长久,就是夹杂了一些私人的贪嗔痴里头。 这时就需要观音菩萨。 比如做生意,多念观音给客户,就有回头客。 这也是交流感情的方式。 所以大家勤念经,多念经给现生者。 念地藏经也可以回向给往生者,这也是沟通感情方式。 一个人死了,去另一个世界,你想他想到生病也没有用,那就念地藏经。 你爱他,也帮不上忙,那不如念普门品回向给他。 这就是修行人的情感。 才是多情乃佛心。 不同俗情,不离俗情,慈悲悯人,多情佛心。 发布时间:2021-10-07 12:14:5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