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初学佛应该如何入手学习佛教? 内容: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学佛,不知道学佛应该如何入手。 自己初学佛的时候也是一样,忙于找佛书看,可是有关佛的书有那么多。 习惯性想找原版资料佛经来看,可是佛经根本看不过来,而且看来看去又看不懂。 真的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手。 找佛友帮助提个建议,每一个人所提又千差万别,真是苦恼之极。 初学佛应该从哪部「佛经」开始? 当然是从『地藏经』开始学习。 凡是初入佛门、初皈依的佛教徒,绝大多数都是以诵『地藏经』为认识「大乘经典」的起步。 我最初学习「佛经」时,也是以读诵一百多部『地藏经』为入门。 然而为什么许多佛教徒都会以读诵『地藏经』为认识「佛教」的开始呢? 当然是有原因的。 《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自己改变命运的方法,并能超拔过去世的怨亲债主令其解脱的因果经。 人的生死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的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搬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死啃。 所以就从大藏经的《阿含部》开始死啃,能看懂多少是多少,速度慢就慢,坚持下去并且反复地看也有点收获。 这样看了半年多,把《阿含部》能看得懂的部分(大约四分之一)看了一遍。 后来因缘具足就住进寺院当行者了。 在寺院当行者就没有时间再看书了,一天到晚有很多事情要忙。 因为当时万佛楼快要开光了,自己被分配到参与做万灯的任务中去。 五个人要做一万多个灯笼,而且是从最基本的剪电线、装灯头、安灯炮、入灯笼开始,到最后的悬挂接线,分配电力、检查线路、保证亮灯、维护修理全部的工作,真的是非常辛苦。 等到万佛楼开光完后,要保持灯亮一个月,每天光是换下来的灯炮就有好几十个,更多的是因为手工操作不好,接线松垮而不亮。 这件事情就够我们三个人忙得了。 所以自己除了每天坚持要念一遍的《金刚经》和打半小时的坐以及在祖寺塔前磕五百个以上的头之外,基本上是与这些电灯在较劲。 能有点时间参加早晚的话,就算是很高兴的事情了。 后来有时间开始参加早晚课,可是早晚课的内容是什么根本不知道。 因为在寺院里面,找个法师来教还是比较方便的。 尽管还是忙,但是毕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了。 当时的心情真的就是老虎咬刺猬的感觉,真的很想一口就把它(佛法)吞下去(学会),可是这么多的内容不要说是学了,就是了解也是做不到的。 记得师父当时跟自己说,要学佛法最基本要三年,能用三年把佛法弄得有点明白就很不容易了。 要想学通,没有十年是做不到的。 现在看来师父的话一点不错,自己出家都八年了,很多佛事到现在自己还不会做,甚至有的佛事自己都没有参加过、没有见过。 师父告诉我们学佛就是学佛陀做人做事的方法,所谓戒、定、慧;学习他在做人做事中的道德,所谓的熄灭了贪、嗔、痴。 我们当然是努力去学了,也写过一篇日记《学佛的方法》。 主要是讲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开始。 慢慢自己学得多了,开始明白了一点学佛的方法与内容。 今天看到《八溢圣解脱门》一文,发现古德给我们总结了八种学佛的事情,分别是:“礼佛敬佛德;念佛感佛恩;持戒行佛行;看经明佛理;坐禅达佛境;参禅合佛心;得悟证佛道;说法满佛愿。 ”深有同感,所以,想把他介绍给大家。 第一个是告诉我们礼佛是为了敬仰佛陀的道德,这个实在太精辟了。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的第一个就是礼敬诸佛。 佛陀的道德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我们都是敬仰不尽的。 所以,在我们当今号称男儿膝下有黄金的时代,我们也会五体投地跪拜在佛陀的脚下。 第二是告诉我们念佛是为了感受佛陀的恩德。 佛陀做为我们的导师,告诉我们解脱之路,并且带领我们走上了这条解脱之路。 他的恩德我们再怎么念也是念不尽的。 所以,我们念佛、念祖,供养佛佛祖祖。 自己也常常说对佛佛祖祖的供养是如何也不过分的。 第三是告诉我们持戒是行佛行。 因为佛陀不但给我们制定了戒律,他自己本身就是持戒的榜样。 佛陀自身作为僧人的一份子,就是守持戒律的人。 而且佛陀是守持戒律的模范。 可以这样说,唯有佛陀才是守戒没有触犯与穿漏的。 所以,我们学佛就要从持戒开始。 现在也是如此,学佛就从三皈五戒开始。 第四告诉我们看经就是明白佛陀所说的道理。 我们看经实际上就是在听佛陀所说的话。 因为佛陀所说的经典几千年来从来没有改动过,即使是我们感觉有出入的地方,也是不改的。 这样就为以后的人留下原原本本的佛经,让后面的人有机会看到最最原始的资料,能够从这些经典里面看到佛陀的原意。 佛陀的一生讲了四十九年的法,有三百多会。 他所讲的法,传到中国的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大约六千万字。 这被我们称为佛所说的经典,谁也不能更改。 佛陀一生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这里面体现了出来。 是我们这些无缘见到佛陀的人,了解佛陀所要表达道理的最重要办法。 第五是告诉我们坐禅就是要到达或者说是体会到佛陀所达到的境界。 佛陀告诉我们要持戒,然后由持戒的功德就能慢慢地安下心来可以修禅,最后通过禅定的功德达到开发自己智慧目的。 佛陀自己本身就是具有禅定最高境界的人,佛陀是时时刻刻处于禅定状态中的人。 我们通过学习坐禅就能达到或者说是感受到与佛陀同样的境界。 第六是告诉我们通过参禅能够与佛心相应。 参禅一法是祖师传下来,是佛陀在灵鹫山给大梵天王讲经的时候传给迦叶尊者,然后再传阿难……传达摩……传到现在,所谓的禅宗。 属于佛教的另外一种以心印心的传教方式,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因为佛陀的本意、或者本心、或者所体证……等等说法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所谓第一议谛不容话会,第二峰头容许商量。 而我们所看到、或者所能够接触到的佛教都是语言文字。 我们是通过了解这些语言文字,然后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明白佛理的。 这样通过旁路或者叫“指月”而得到的道理,当然不能涵盖佛陀所有的本意或者叫本心。 因为这是“商量”的结果,是通过我们理解消化吸收而得到的。 所以,通过这种语言文字的方法是不可能了解佛陀的本意或者叫本心。 所以,佛陀就另外开设了一个禅宗法门传了下来。 禅宗的法门就是要我们参禅,通过参禅我们能够直接体会到佛陀的本意或者叫本心。 所以说参禅能够与佛心相应;与佛陀及历代祖师心心相应;与佛陀和历代祖师一鼻孔出气。 这个法门能够最快地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的智慧与佛陀和历代祖师达到同一水平,所谓的开佛知见的开悟。 第七是告诉我们开悟了就体证了佛陀的本心,真正与佛陀同道了。 要想与佛同道有很多的办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条条大陆同罗马),每一种法门都能达到与佛同道的目的。 当然,禅宗这一法是最快、最直接的法门,但这也只是所有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学禅的人也不要自高自大。 第八是告诉我们学完佛了,与佛同道了要做什么? 那就是要说法度众生,这样才能满足佛陀的愿望。 有个偈子非常形象地说:“假使顶戴纵经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不能名为报佛恩”。 所以,千万不能呆在“空”的安乐窝里面乐不思蜀,要不就失去了难得的人生意义了。 参阅昨天的日记《人身难得莫着空》。 发布时间:2021-09-08 01:53:1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3:5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