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每一个生命的皈依,都是三宝大慈愍故 内容: 三宝有住持三宝和一体三宝之分住持三宝是相一体三宝是理但实际上,相即是理,理即是相,理相不二。 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就会执相昧理、偏理废相。 一体三宝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同时也具足三宝性,这就称为“一体三宝”。 一体三宝是非常深奥的,需要我们通过修习去证悟。 而我们皈依三宝,就是为了逐渐了解这个一体三宝。 三皈依是学佛的第一步三皈依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是学佛的第一步,却也是学佛最终要了解的内容。 正如“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我们的自性佛宝是无量光无量寿,而当念佛多年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能念的也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又归到了自性三宝、自性净土之中。 人们都说佛菩萨有求必应,但很少会有人知道:什么是佛? 什么是菩萨? 该怎么求? 佛菩萨又如何应? 就如三皈依,按规矩应该先理解三皈依的内涵,但实际上真正能够明白的人并不多。 佛门广大,种种方便,所以先让大家都进这个门,然后一点点带着大家忏悔业障、增加福报,渐渐地能够听懂师父所说的话,与师父的心越来越近;然后才能好好地听、好好地思维——闻慧、思慧,最终了解三皈依体的微妙殊胜。 我们在这里,以庄严的仪轨让自己的身心得以整肃、智慧得以明了。 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都透着大乘的味道、大乘的本性。 “外托事仪,内明理观”,发起广大的观音菩萨的大悲心,然后“遍缘一切情非情境”。 “遍缘”,以放下业障为前提;“情非情境”,是指一切有情、无情的世界。 在这里出家师父们属于“情”,大殿属于“非情”。 当我们受戒或皈依时,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就形成一股力量,与我们的心、我们受戒的种种因缘和合一起,融入我们的生命,形成“戒体”或“三皈依体”,为我们创造新的生命。 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念三皈依能够让我们身心清净,这是事相上的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法,暗合于自性佛宝;自性法宝;作为佛弟子要多念三皈依,至少要念到十万遍,这样慢慢清净,念到在梦中都知道自己是个佛弟子,这就暗合于自性僧宝。 这是一种方便,虽然不能立刻明白其中的涵义,但是慢慢地,经过半年一年乃至几年的时间,我们终究会明白,原来三宝是一样的道理。 几千年来,佛法一代一代地传到今天,三宝还在这个五浊恶世坚持,诸佛菩萨还在世间垂手接引。 每一个生命的皈依都不容易,每一个皈依的机会都是三宝的大慈愍故,所以要懂得感恩。 发布时间:2021-08-24 14:41:0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0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