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容地老去 内容: 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 这个福,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所谓仁者之寿。 当你郑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十有八九为时已晚。 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 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于是,高人全出来了. .. 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讲动的,讲靜的,讲吃素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讲打坐的,讲打拳的,讲游泳的,讲爬山的,讲戒酒的,讲戒烟的……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 .. 试问一下,这些说教者,他们自己长寿吗? 谁做过这些人的寿命统计,养生名家,营养医师,茶道禅师、太极高手、瑜伽教练,运动健将…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 长寿的条件,天好,地好,水好,人也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吗? 长寿的要素,遗传、习惯、性格、心态,如此复杂,能优选吗? 物质的享有,无穷无尽。 精神的享受,五花八门。 灵魂的安稳,飘渺无依。 暴殄天物,大自然的报复多么迅速惊心。 安居乐业,似乎到了跟前,忽地又走远了! 听天由命的老话不合时宜,那么如今,长寿秘诀何来? 你问问山村的老农吧? 他们不懂养生,只求谋生;不懂健身,只爱劳动;不懂休闲,只惯安眠;不懂营养,不懂健身,但腰腿灵便;不懂旅游,但门外就是大自然……你问问百岁老人吧? 他(她)们大概连半套养生也讲不出来。 讲出来的,也未必符合标准! 他(她)们反倒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从不体检的、很少洗澡的……而且,多是历经艰难,不辍辛劳,一生素衣粗食的人。 哪个活法长寿? 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或许也是个各得其所的、因人而异的自我感觉吧。 别人的活法儿,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 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 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抗衰老? 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真善美。 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与美。 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 敬畏生命。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 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一个孝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 人生苦短。 一个短,没有两个短。 半百是短,百岁还是短。 人生的来去,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 过去的,感恩;未来的,祈祷。 其实,能属于可以自主的东西很有限。 请你想想:我们的先辈们,包括古往今来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看过电视吗? 用上手机吗? 玩过微信吗? 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运,偷着乐吧! 世间的美好多着呢,谁能享有完全? 未来的精彩多着呢,谁能享有永远……老年之福,不再是占有、贪婪;这个福,也不由你主观的设计、策划。 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 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错。 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 质量第一,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烦、少麻烦他人。 不然,则如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 辱就是失去了尊严。 何为责任,老了还能做到不拖累儿女就是尽最大责任了,为人子女,没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让儿女们安心放心比给他们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帮助更重要! 佛说:父母给孩子越多,孩子的福报越少。 不知道有几个父母开悟! 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 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 我想,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 所以,就这点时间。 要让心中少点遗憾,多点满足,就是美丽人生。 趁现在还有这点时间,抓紧! 发布时间:2021-08-14 02:28:2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0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