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持戒与闻思修,是现见真谛的必经之路 内容:   我们要通过何种方便现见真谛呢? 现量证四谛一定是有次第的。 首先是不散乱之因——守护七种别解脱戒中的任意一种戒。 前面讲过共有八种别解脱戒,其中的八关斋戒不能成为上上功德的基础,所以这里讲的是其他七种别解脱戒。 最上等是比丘戒与比丘尼戒,中等的是沙弥戒与沙弥尼戒,最下等的是居士戒。 现见真谛必须要有戒的基础,不受戒不会产生功德。 现在有些人总想不受戒也能获得成就。 汉地、藏地都有这种情况,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还想获得佛法上的成就,这是痴心妄想! 这不是我讲的,是佛讲的! 成就必须要受戒,即受持别解脱戒。 “我在受持居士五戒,可以了吧? ”不一定,必须有出离心的基础,才是真正的别解脱戒。 否则,即使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也不算是别解脱戒。 比如一个比丘或比丘尼,持戒精严,不但没有破过根本戒,甚至连支分戒都不敢破,走路时像个机器人一板一眼的,站立时像按了暂停键般纹丝不动,这是不是受了别解脱戒? 不是,因为没有生起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基础都不叫别解脱戒。 如果有出离心的基础,即使是受持在家人的居士五戒,也会获得解脱。 社会上的有些人以盲引盲,根本不受戒,鸡鸭鱼肉什么都吃,邪淫妄语什么都做,肆意妄为还想入禅定,做梦去吧! “不散乱之因”是受戒,有戒律的基础才能产生禅定的功德。 没有戒何来定? 有些人还自欺欺人,好像能入定、有境界,这肯定不是佛教所讲的境界。 戒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是重中之重。 随后通过“不愚昧之因”——听闻符合现见真谛之法而生起“闻所生慧”,其后具足“抉择之因”——“思所生慧”,再加上远离“烦恼之因”——极为精进修行,从而现见真谛。 没有闻思修的智慧,就是愚昧。 通过听闻产生智慧,这是第一个阶段;其后通过“思所生慧”——不断观察思维产生的智慧,再加上远离“烦恼之因”——“修慧”,才能对治烦恼。 我们现在没有如法闻思,却想摆脱烦恼、对治负面情绪,有时候生起一点烦恼便大惊小怪:“我怎么还生烦恼啊? 我怎么还和以前一样啊? ”你要看看自己的修行到哪里了,远离烦恼之因是极为精进修行,通过禅定产生修慧,然后才能现见真谛。 我们观察、思维、分析产生的是思慧而不是修慧,无法对治烦恼;虽然可以暂时压伏,但不能彻底断除烦恼。 ——摘自《俱舍论》讲记53 发布时间:2021-07-27 12:08:0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0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