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六度般若,修行最基本的方法 内容: 今天跟大家分享修行最基本的方法。 叫“六般若”,我们修行是修正平时不良的行为,行为过程必须有六度。 持戒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我们都要有戒律;比如:三皈五戒。 ①不杀生。 我们在寺院吃素,到了家想吃鱼杀鱼,想吃鸡杀鸡,这是不行的,不爱惜生命,没有慈悲心,我们就没有福报。 所以,五戒里的第一戒就是不杀生。 ②不偷盗,我们见到人家好的东西,不要起贪念,不要去想拿。 意念偷盗也是偷盗,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也是属于偷盗。 ③不邪淫,大乘佛教四众弟子,在家者就是戒邪淫。 ④不妄语,就是不要搬弄是非,我们一定要善言善语,多说好话。 多赞叹别人,不要搬弄是非。 ⑤不饮酒,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 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 “三皈五戒”很多人都比较清楚,所以我们一要持戒。 布施布施不仅仅代表我到寺院捐点什么、做点什么。 见到一个穷苦人,我们去帮助他,也是布施。 但布施里面还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施”就是给穷苦的人、给寺院、或者做赞助,以财物布施。 “法施”就是我们学到佛法以后,经常把好的理念发扬光大,叫一切供养“法供养”最大,一切功德“推广正法功德”最大,我们推广正法功德以后,会把别人的法身慧明度化起来,还有什么比这个功德更大的。 南怀谨老居士年轻的时候,从小家里条件好,一直布施。 布施衣服、布施钱财、一直帮助别人。 所以他年轻的时候,一直有傲慢心,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 后来到了四十几岁,有一天突然开悟了。 他说:“我的福报这么好,都是布施出来了。 如果他没有慈悲心,没有布施的心,不可能修行那么好,福报那么大。 所以布施主要是把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布施给别人,说明我们学会了放下。 如果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菩萨来接引你了,你还舍不得走,西方极乐世界还去的了吗?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 放下的前提就是我们要学会布施,懂得布施不是布施给别人,而是修炼我们自己的内心。 懂得舍、学会舍、才会有得。 忍辱心如果人家说你句不中听的话,你就暴跳如雷,你说你怎么修行,怎么去西方极乐世界。 去不了啊,因为你脾气太大,所以我们要懂得忍辱。 忍辱有大有小,大的以大局为重,小的我们可以看淡些,所以叫修忍辱心。 禅定禅定是让我们内心慢慢安静下来,能够静下心,才会有清净的心。 一天到晚很忙碌的,一刻都停不下来,风风火火的,这样修行是不行的。 我们要有禅定,经常打打坐,把心修好,心静下来才会有悟性。 没有禅定很难开悟,你天天都在忙碌中,一天到晚脑子很乱,就悟不了人生的真理,所以我们要修习禅定。 精进精进就是精进修行、精进念佛,不要偷懒可做可不做。 我们要发心发愿,让自己有上进心,叫精进念佛、精进佛七。 我们打个佛七,有些人打上半期,有些人打普通七。 如果你用心了,在这场佛七里面,你就是打个精进佛七。 因为你内心安住了平静的心,你比较用功,这就是精进的佛七。 般若般若智慧,学佛最终的结果就是要有智慧。 如果没有智慧,忙修瞎练,就会满脑子都是妄想。 我们要多听经、多闻法、多看经书。 按照实修去练,叫有般若智慧,佛法说大般若智慧。 有了智慧,有了以上五点,再加上你的智慧修行,这就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如果这六般若修不成的话,是很难往生西方的。 就算你精进念佛,一句佛号,往生西方了,那你到了西方也会觉得很累。 为什么会很累? 因为你与众不同,不习惯。 比如:我们到了极乐世界都是善知识,你没法交流,就会觉得很累。 西方极乐世界很多菩萨都在打坐,你打坐打不住,也会很累。 我们现在修学的所有习惯,都是为了到西方极乐世界打基础的。 你们发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直接做佛吗? 也可能会做菩萨对吧。 什么是菩萨? 什么是佛? 大家清楚吗? 修到什么程度是佛? 修到什么程度是菩萨? 因为修到菩萨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修好了,还没有把有缘人度化好。 与你有缘人还没度好,这时候你只能称为菩萨,不能称为佛。 所以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得下来度化一切有缘众生。 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结善缘,有了善缘,你没有去西方极乐世界,那别人也会来度化你。 你没有缘的话,堕落了都没有人来度化你,没有人来帮助你。 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修,我们要广结善缘,亲近善知识,学佛才能学的更好。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六度般若》,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修行有启发。 发布时间:2021-07-26 06:57:4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0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