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做善事时可别糊涂 内容:   善恶因果,善是快乐之因,恶是痛苦之因,这是真实不虚的。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信善恶因果呢? 主要是没有明白善恶的标准。 通常来说,善的标准即不贪、不嗔、不痴,这里说的不贪、不嗔、不痴是不贪之心、不嗔之心、不痴之心,以这些心产生的就是善法(善业);恶的标准,即在贪心、嗔心、痴心中产生的就是恶法(恶业)。 如果以贪、嗔、痴做任何事情都是恶,如果以不贪、不嗔、不痴做任何事情都是善,即使密宗最高的境界也是一样的,这是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共同的善恶标准。 莲花生大士曾经讲过,见解比虚空高,取舍因果比面粉还要细。 即使修密法,也要断一切恶业。 善恶因果是不虚的,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改变。 虽然现在有很多修密法的人,但真正合格的非常少,比白天的星星还少,白天几乎看不见星星,我们通常以此作比喻,即罕见之意。 所以,如果是真正合格的修密法者,应该有正知正见,不会以盲引盲,否则最后上师和弟子都要一起下金刚地狱,那个时候谁都救不了谁。 入密乘是非常难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如同蛇钻入竹筒一般,或上或下——要么即身成佛,要么下金刚地狱,没有其他选择,所以真正的密法不是谁都可以修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应该首先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是不贪、不嗔、不痴就是善,如果在贪嗔痴的状态中就是恶。 但因时等起、彼时等起不一定会相同。 因时等起是最初时的动机,彼时等起是后面的动机,就是正在做或者即将要做某种事情时候的心态。 平时我们也会做一些善事,但却是糊里糊涂,不知道是善还是恶,大多数都是处于无记的状态。 小乘有自己的善恶标准,比如知足少欲——真正的出离心。 有出离心的摄持,所行的一切法都是善,否则都是恶。 大乘有菩萨乘和金刚乘。 按菩萨乘的标准,只要相续中有利他菩提心,完全是为了他人,那么做任何事情都是善。 若没有利他菩提心,在自私自利的状态中,做任何事情都是恶。 金刚乘就是清净观,如果观一切清净,在这样的状态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善;如果有丝毫不清净的念头,不相信一切法当下均是清净的真谛,则都是恶。 所以阿底峡尊者也说,他入密乘以后,时时刻刻都在犯戒。 意思是很难保持这种境界,很难把一切都观为清净。 这也是一些特殊的善恶标准。 ——摘自《俱舍论》讲记38 发布时间:2021-05-02 12:08:0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