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经学习笔记71——孔雀明王经讲述的七课圣树 内容: 孔雀明王经讲述的七课圣树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有云:毘钵尸如来无忧树下坐尸弃佛世尊依止奔陀利毘舍浮如来住在娑罗林拘留孙如来尸利娑树下羯诺迦大师乌昙跋罗树迦叶波善逝尼俱陀树下释迦牟尼佛圣种乔答摩坐于菩提树证无上正觉经文中讲述了七佛分别于这七棵圣树下成佛的故事。 1、毘钵尸如来——无忧树下坐。 无忧树,又名摩诃婆罗树。 《法苑珠林》云:维卫佛(毗钵尸佛),得道为佛时,于波陀罗树下。 《孔雀经音义》云:无忧树,心地观经云:毘钵尸佛,无忧树下,成等正觉。 2、尸弃佛如来——依止奔陀利。 奔陀利又名奔荼利。 此云白莲花,亦曰百叶花也。 尸弃佛婆陀树下,成等正觉。 《法苑珠林》云:式弃佛得道为佛时,于分涂利树下(奔荼利)。 《孔雀经音义》云:奔陀利,尸弃佛婆陀树下,成等正觉。 3、毘舍浮如来——住在娑罗林。 娑罗林,《西域记》六曰:尸赖拏伐底河西岸不远至娑罗林,其树类檞而皮青白,叶甚光润,四树殊高,如来寂灭之所也。 《孔雀经音义》云: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 亦谓高远之义。 此树在刺拏河西岸。 如来涅盘所也。 毗舍浮如来,阿尸婆多树下成道。 4、拘留孙如来——尸利娑树下。 尸利娑,树名。 尸利沙者,吉祥之义。 又云舍利沙。 此译合欢树。 拘留孙佛尸利娑树下成道。 5、羯诺迦如来——乌昙跋罗树。 乌昙跋罗树又作优昙钵罗,邬昙钵罗。 译曰灵瑞,瑞应。 优昙花者,此言灵瑞。 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孔雀经音义》云:俱那含牟尼如来,(羯诺迦如来)优昙树下成道。 6、迦叶波如来——尼俱陀树下。 尼俱陀,《孔雀经音义》云:尼俱陀,或云若伽楼驮,或溺寠路陀。 又云尼俱卢陀羯波,又尼俱陀。 此云堪用树。 又云纵广树。 迦叶如来尼俱陀树下成道。 7、释迦牟尼佛 ——坐于菩提树。 菩提树,《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着)有注,西域记云:即毕钵罗树也。 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 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 每至涅盘之日,叶皆凋落,顷之复故。 法苑云:释迦道树,多阿沛多罗。 和佛教有关的树,主要说的是和佛陀有关的树。 摩耶夫人在无忧树下生了太子悉达多。 太子佛在阎浮提树下结跏趺坐,入于禅定。 佛陀成道之后,于尼拘律树下接受梵天的劝请,而住于世间说法。 在佛陀成道之后,在竹林精舍和袛园精舍说法。 竹林精舍位于迦兰陀竹林而得名,中植满竹子。 而袛园精舍是袛陀太子和孤独长者共同供养给佛陀此林,建立精舍,供佛在此说法。 佛陀决定在拘尸那罗的娑罗树林内入灭,当时天龙八部、都降下华雨感伤哀悼,林内的娑罗树都变白了,因此有“鹤林”之称。 佛弟子第一次的经典结集,以大迦叶为首,结集地点则在七叶窟,以洞口有七叶树而得名。 弥勒菩萨道场树则是——龙华树。 龙树菩萨在阿顺那树下诞生。 文:老 杜 发布时间:2021-04-19 04:59:1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