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经学习笔记44——孔雀明王经是自利利他之菩提道 内容: 孔雀明王经是自利利他之菩提道 大乘特色就是菩萨的行持,菩萨的行持往往表现于六度万行之中。 六度(即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自利、利他之行。 然而,却非如此简单,佛教的因果缘起关系是机密不可分,是故每每于利人之际完成了自度的资粮。 可是若有人问起:《孔雀明王经》经文中讲的咒语比较多,佛陀向来不是都反对弟子们说咒,为何佛陀自己也说咒? 佛陀是为要救那位被毒蛇咬伤的沙底比丘,是故开了方便法门。 经文卷上有云,佛陀在过去世时曾做孔雀王,因为时常忆念此经咒,所以昼夜平安。 有一天,许多孔雀采女和孔雀王一块玩耍。 却被山中的猎人发现,孔雀王遂被猎人捕捉捆绑。 当时孔雀王忆念此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得咒力施救而身自然解脱。 佛告阿难陀,往昔金耀孔雀王者,岂异人乎,既我身是。 佛陀用自身的体会告诉信众,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有大威力。 佛陀靠自力的精神摆脱了困境。 经文卷下描述,此咒乃往昔古佛诵出,而后历来的七佛遂心发心要拥护诵此咒的行者永保平安。 龙天护法神众向来都是敬仰佛陀的,拥护佛教的。 既然佛陀都要拥护持念此咒的行者,当然他们也很乐意帮助护持此行者。 佛陀授孔雀经法,阿难陀便奉命以此孔雀明王大陀罗尼抢救莎底比丘。 正所谓:岂知无心亦蒙恩。 祈雨止雨各满意。 病苦缠身能回春。 妖魔鬼怪闻远离。 《大智度论》六度品的般若品云:“般若就是佛母,佛为众生父。 ”《智度论》三十四云:“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 .. ”;“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之母,故称佛母。 ” 孔雀明王经的全名应是“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经名和孔雀明王皆不离“佛母”二字,可见确实是智能的表征。 孔雀是羽衣非常华美的鸟类,都以此形容孔雀雍容华贵。 孔雀能啖食一切毒虫,故常用来象征本尊能啖尽众生一切五毒烦恼。 孔雀越是吃到更多的毒虫子,孔雀的羽毛就会越光亮多彩。 同理,无量众生若是能以般若来断除贪、嗔、痴三毒的话,那幺心灵必定澄清明净。 《妙法莲花经》云:“守口摄意身莫犯,不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行者若能念念忆持佛母,时时将无常挂心头,在最起码的条件下必能自度。 然而菩萨却是更高一层次。 菩萨在了达明彻缘起因果理则下,不限囿于自度便罢,而还能以般若深智度化众生不为外境之所转。 所以,菩萨所行者菩提道。 我们也叫菩萨道。 此乃菩萨自力精神也。 “孔雀明王经”就是大乘的行持,是菩萨的行持,是菩提的行持。 经文明白记述,佛陀不仅自己诵经持咒,若遇到众生有苦难时,亦能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救护。 无量众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加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足见,孔雀经法是自利利他之菩提道。 文:老杜 发布时间:2021-04-16 02:19:1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