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明王的足迹9——重修万佛楼碑记和佛陀、观音、孔雀明王同供奉 内容: 重修万佛楼碑记和佛陀、观音、孔雀明王同供奉重修万佛楼碑记物有成毁,事有废兴。 古今之所同也。 顾其间,有废转兴已,毁复成者,非藉乐善好施之士与大德在位之人,提倡而赞礼之,乌是以恢复原就乎。 我榆南街旧有万佛楼一座,地当通衢,层楼畵阁,直耸云霄,称圣观焉。 上供:孔雀明王、释迦牟尼、观音菩萨诸佛,又大小佛尊,合计万余。 此楼之所以万佛名也,创建於前明之朝,岁月无稽,有清咸同年间,主持僧名普同者,游历四方,苦心募化,扩充楼洞,补茸殿宇,彩绘佛像,金碧辉煌。 每逢香烟会期,男女云集,求签问病,无祷不灵。 盖不特栋宇崔巍,极鸟革翬飞之,美柳且瞻拜肃静,起人诚虔向善之念者,为甚深也。 不意,民国五年六月十九日,正值观音大士诞辰,张灯结彩,四民同庆。 是晚失慎,竟遭祝融之威,楼高百丈,挽救莫施。 以致官绅等,目击心伤,束手无策。 未逾二时,空中楼阁,悉为灰烬,诸佛神像,隋之脱化。 是向之兴者,至是而废矣。 向之成者,至是而毁矣。 自兹以往连年荒歉,兵匪交讧,纵有重修之志,奈工大费银,何倘一任,其废而不举。 致使城内五大名楼其一付之残缺,又何以壮观,瞻而妥神灵耶。 主持僧周宽,虽经奔走,募化积有余资,终觉杯水车薪,于事无济。 幸蒙陕北镇守使,井公崧生来镇,是邦首捐银洋壹百元,倡议建筑。 凡境内之文武官员,及绅商士庶,翕然景从,捐资襄助。 而重修之议遂定。 非畵小样无以奠厥基也。 於是选择工匠杨国栋、风山等,丈地绘图,非得大木不能胜其任也。 於是委托会商,运方购运。 然,工程浩大,苟监理不得其人,又无以经营缔造,促其进行也。 於是,延请尤君子,莫乔君子和师君绍亭,张君枢恒,王君善宝,不辞劳瘁,始终其事。 开工於民国九年孟夏,告成於十三年九月。 时阅五载,始将上下楼殿修理完整。 大宝佛像,塑装就绪。 是废之易,而兴之难,毁之速而成之久也。 又如此斯举也。 会计收支由商号经营综理,庶务由住僧沙明洁担任。 共费制钱壹万叁仟贰百余缗。 全布施收入,不敷支用外,爰将本庙养瞻田房,典买添入,始克蒇事。 兹因布施不齐,账目即时难以勾稽,容俟收入得实,由经理之商号及主持另款开销。 至今日所喜者,楼阁焕然,顿复旧观。 所惜者,佛像缺如来。 能足额尚愿后之仁人君子,鉴使君仗义之忱与诸土乐善之念,接踵而增华土之继续,而补缀之。 尤为本会同人所厚望焉者。 耳是为记。 宣统卫酉科拔贡历署 甘肃盐池渭源县知事黄振河拜撰郡人 杨鼎敬书木匠杨国栋杨风广泥匠 白福 崔万才石匠 姚满成主持僧周宽徒沙口徒孙界口曾孙定口中华民国十四年荷月吉日碑石两边提联:法雨初开天地泽慈云广被万家春佛陀、观音、孔雀明王同供奉榆林万佛楼的重修碑记,立碑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四年荷月吉日”,应该是1925年。 万佛楼被火毁的时间是“民国五年六月十九日”应该是民国初年,1916年。 万佛楼供奉万佛,点出名字的只有三尊佛,刻於这通石碑的上方,右起“孔雀明王、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由此想起在陕西蓝田的水陆庵大殿(明),这个大殿分前后两部分。 前殿中供奉三世佛:中为释迦牟尼佛,两边为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三世佛对面,即大门两边供奉的是:报身佛和应身佛。 大殿三世佛北边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坐西朝东),南边供奉的是药王菩萨(坐西朝东)。 大殿南北山墙泥塑彩绘有释迦牟尼佛生平故事、五百罗汉过海的故事、二十四诸天等诸佛菩萨的像和故事。 后室正中供奉的应是大日如来,(或释迦摩尼)不应该是观音菩萨。 (讲解员讲的是正观音)两边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 后室北边供奉的是十六臂观音(坐东朝西),南边供奉的是佛母大孔雀明王(坐东朝西)。 三菩萨对面墙上泥塑彩绘有听经图。 宋元以后,佛陀、观音、孔雀明王三佛同供奉的这种形式逐渐多起来。 榆林万佛楼的这通石碑就记载了清朝末年到民国初的实况。 和水陆庵同时期的云南白沙壁画(明),建水指林寺的壁画(明),更早期的大足石刻都出现有“佛陀、观音、孔雀明王”三佛同供奉的记录。 图 文:老 杜 发布时间:2021-04-11 19:46:4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