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明王的足迹31——从南京大报恩寺说起的一位高僧大德 内容: 战友们在南京聚会,找时间参观拜谒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 有资料介绍说,东吴赤乌十年(247年)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复建,名“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为“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 建德六年(578年),齐地佛门遭劫。 闻率僧众四十余循海路奔建康。 辄遇大风波,楫折船沉。 忽现巨龟,负众僧出水,须臾抵建康。 闻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龟对曰:师父曾记否,吾乃海曲放生池之老龟也。 闻恍然大悟。 奏闻宣帝,帝大悦,敕建报恩寺,香火祀之。 在这儿要说的是:历史上有一位高僧大德,原为西域龟兹国王子,后弃位出家为僧。 法名,帛尸梨密多罗,中文名“吉友”。 吉友博通经论,熟悉密法咒术、善梵呗。 永嘉年间(公元307年—312)来华,适逢北方战乱。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渡江至建康(南京),住“建初寺”。 因其“天姿高朗,风神超迈”,得王公贵族赏识,争相与之缔交。 帛尸梨密多罗是历史上第一个翻译“孔雀经”的人。 从东晋到盛唐其间300多年,“孔雀经”曾八次滚动翻译,为所有密教经典翻译之最。 而帛尸梨密多罗则是两次在南京建初寺翻译孔雀经。 一部名《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另一部是《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 现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均有收录。 帛尸梨密多罗是历史上第一位把密教经典引入汉地华土,并最早在江南首先传播的鼻祖。 由于“孔雀经”的成功翻译和传播,“大孔雀王”的法名和诸多的咒语第一次以汉语文字经典出现在佛经中。 开启了汉传密教经典在江南翻译、传播之先河。 亦为盛唐密宗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帛尸梨密多罗大师在汉地弘法30余年,圆寂于东晋咸康年间,享年八十余岁。 因其常在雨花台一带修行习经。 身后安葬于南京雨花台附近。 东晋成帝敕建其墓。 如今,大报恩寺遗址已经开辟成公园,成了人们瞻仰参观,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发布时间:2021-04-09 14:49:1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