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精华开示】净土法门中菩提心的内涵 内容: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 “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 具体体现在菩萨的四弘誓愿。 通途的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从发心菩提到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它都是很有次第的。 要说起这个菩提心的功德、妙用、实践,也是一大课题了。 这个菩提心,在净土法门中有它特定的内涵。 它可以含摄通途菩提心的内涵,同时也不能仅仅局限在通途菩提心的诠释。 所以有不少人看了《无量寿经》中谈到的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的这句话,就得出个结论:你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这是一个往生条件的问题,这个条件必须要把它界定清楚。 怎么去理解这个菩提心? 善导大师有个基本的诠释:从厌苦开始,就是厌离我们娑婆世界的苦,来求往生极乐净土。 到那里圆成自性的无生法忍,再到这个娑婆世界来度苦难的众生。 这就是菩提心。 这个菩提心在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里,表达得像层层剥笋似的,跟我们净土法门的理念立即挂上钩了。 菩提心是什么? 菩提心是愿作佛心。 愿作佛心是什么? 是愿度众生心。 愿度众生心是什么? 就是摄一切众生往生净土之心。 到了蕅益大师,对这个菩提心有一个更为单刀直入的诠释: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你对净土法门具有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这个问题,我们要把它辨识清楚,这个菩提心的核心内涵还是信愿。 如果能发出通途的菩提心当然更好——要提倡;如果万一通途的菩提心发不出来,但是他有深信切愿,照样可以往生。 所以九法界众生就站在他自己法界的定位上,只要具足信愿都能往生! 这才符合四十八大愿的根本宗旨。 实际上也有圣言量的依据:观经的下辈三品往生,都是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再发通途菩提心的。 发布时间:2021-04-09 12:13:1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