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也可以有“加持” 内容:   在佛法最兴盛的地方,无论是以前的印度还是现在的藏地,无论哪个宗派,没有不学修寂天菩萨的《入行论》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寺院,都会重视《入行论》的学习。 为什么会如此重视? 这说明寂天菩萨有不共的加持。 所谓的加持,就是他当时的这种发心,即令一切众生趋入菩萨行,或者说令一切众生都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是寂天菩萨造《入行论》的最终目的,也是最究竟的意义。 正因为寂天菩萨有这样清净的发心与愿力,所以无数后学者都通过学修《入行论》而发起了菩提心、行持了菩萨道,最后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得到了究竟的解脱。 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情,发心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讲法还是造论,有了发心就有力量。 比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它的词句朴实无华,都是生活化的语言,像聊天一样,但是它的加持力,它对众生的吸引力、感化力却非比寻常。 一部普通的论著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就是加持! 很多大德高僧都异口同声地说,著者华智仁波切一定不是个普通的凡夫,而是一位真正的大成就者。 虽然他们与华智仁波切素未谋面,但是通过《前行引导文》就能了知他内心的境界。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上师、活佛,但不好说是不是真正的成就者,很难判断。 讲和讲不一样,写和写不一样。 讲法也如是。 有些人可以说是出口成章,但是真正利益众生了吗? 真正感化人心了吗? 也许他知识渊博、口才绝佳,但是这里面没有力量,没有加持。 加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有这种能量才可以深入内心。 这种能量与每一位众生的心,尤其是与心的本性是一体的,所以能打动人。 著书立说也是如此。 印藏以及汉地的学者写过浩如烟海的著作,有些没有力量和加持,有些则不然。 比如印度的寂天菩萨、藏地的华智仁波切等;再如汉地的六祖慧能,连字都不识,但他所讲的句句都是真理,句句都有加持。 所以说,无论是学理论还是学仪轨,发心很重要。 我当时学佛法,后来学汉语,都尽量地发愿:愿能学以致用,能尽量地利益众生。 所以现在虽然说不上精通,但可以说都用上了,多多少少也利益了一些众生,这就行了。 不像有些人满腹经纶却用不上,全烂在肚子里了。 即使你学富五车,聪明绝顶,但如果不用来利益众生,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大家要发心。 你掌握的理论有多少、修的法有多少都不重要,好好地发心发愿是最重要的。 作为凡夫,尽管我们现在做不到发清净的愿,但是也要尽量地发大愿,尽量地发清净心。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106) 发布时间:2021-03-29 12:08:0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