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经学习笔记24——孔雀经中的战斗故事案例 内容: 孔雀经中的战斗故事案例在孔雀经中讲到的战斗故事的案例,出《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 原文是,“天阿输啰,共战之时,助威神力,令天得胜”。 战斗的红方和兰方分别是阿修罗王和仞利天之帝释。 阿输啰,音译阿修罗、阿素洛。 意译为无端,容貌丑陋。 国中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 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 又译为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 性好斗。 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 帝释天,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或释提桓因,又名释迦提婆因达罗。 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 亦称作“帝释”。 “天”是即天神。 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 天界有大量好吃的,但却没有美女。 双方战斗的原因很简单,修罗有美女,无好食;诸天有好食,而无美女。 互相憎嫉,互相抢夺,故恒战斗。 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天无休止的战斗。 这些战斗过程的描述,在佛典之《杂阿含经》;《那罗延天共阿修罗王斗战法》;《正法念处经》;《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等都有较多的讲述。 阿修罗生性好斗,口出狂言。 说我有威德神力如此之大,而让忉利王及日月诸天住在我头上。 所以,阿修罗发誓要取天上日月做他自己的耳环,要把诸天赶到海里去。 帝释为诸天领袖,看起来强大,但却经常打不赢阿修罗。 释迦牟尼佛就告诉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战斗。 阿修罗胜,诸天不如。 帝释虽不胜,但心怀仁慈。 《法苑珠林》有疏云:“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斗战。 阿修罗胜诸天不如。 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 乘车北驰还归天宫。 须弥山下道径丛林。 林下有金翅鸟巢。 多有金翅鸟子。 尔时帝释恐车马过践杀鸟子。 告御者言。 可回车还勿杀鸟子。 御者白王。 阿修罗军后来逐人。 若回还者为彼所困。 帝释告言。 宁当回还为阿修罗杀。 不以军众蹈杀众生”。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云:“阿修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 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谓有五谛,不说一事。 ” 正是如此,帝释天阿修罗共战之时,释提桓因得佛菩萨加持护佑,得以天、龙、鬼、神等同共助战讨伐。 所以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就有说:“八大女鬼”、“七大女鬼”、“五大女鬼”、“八大啰—沙枲”、“ 十大啰—沙枲”、“十二大啰—沙枲”、“十二天母”、“一大比砂—遮女”、“七十三大啰—沙枲”、“一百七十七诸大龙王”等,站在天的阵营,为天助威,讨伐阿修罗,“天阿输啰,共战之时,现大威力”。 时天帝释于善法殿集众烧名香发大誓愿。 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审实不虚。 我持此法当成佛道。 令阿修罗自然退散。 作是语时。 虚空中有四大刀轮。 自然而下当阿修罗。 耳鼻手足一时堕落。 令大海水赤如绛珠。 阿修罗大败,顺势变身钻进莲藕孔中,拉出众多藕丝。 天阿修罗共相斗争时,天之势力不及阿修罗,可为什么天却得以取胜? 原因就是,“天”心中有佛,有“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胸中有“宁当回还为阿修罗杀,不以军众蹈杀众生”的善念之心。 所以,“佛告诸比丘。 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 以慈力故威力摧伏阿修罗军,亦当赞叹慈心功德”。 文:老 杜 发布时间:2021-03-24 08:58:3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