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经学习笔记1——1690多年前~孔雀经在南京落户 内容: 1690多年前——孔雀经在南京落户 《孔雀经》是公元317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西域僧帛尸梨蜜多罗,在南京由梵文翻译为汉语的。 距现在1694年。 帛尸梨蜜多罗于公元312年(西晋怀帝永嘉六年)来中国,适逢战乱,渡江止于南京建初寺。 《出三藏记集传》上卷第十三云:帛尸梨蜜多罗,“永嘉中始到此土,止建初寺”。 《尸梨蜜》传云,“蜜性高简,不学晋语。 诸公与之语言,蜜因传译,然而神领意得顿尽言前。 莫不叹其自然天拔,悟得非常”。 初时江东未有咒法,帛尸梨蜜多罗善持咒术,乃译孔雀王经,明示诸神咒,所向皆验。 又传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之法,传响迄今不绝。 时人称谓为“高座”。 咸康年间(335-342)入寂,世寿八十余,葬于石子冈之东。 成帝怀其风,于冢处立刹。 诸公闻之痛惜流涕。 后有沙门在同一处建寺,称为高座寺。 宋. 赞宁撰《大宋僧史略》卷上云:“帛尸梨密多罗本西域人,东晋之初至于建业(南京)。 王导周伯仁庾亮皆钦重之,善持咒术,所向多验。 时江东未有咒法,密出孔雀王咒。 咒法之始也”。 《中国佛教史纲》六“新宗派之开立”曰:“有西域沙门帛尸梨密多罗,译大孔雀王神咒经等三部。 皆密教经典”。 “密宗虽发端于帛尸梨密多罗,而其蔚然成一宗,则在唐代”。 《出三藏记集》卷四云:帛尸梨密多罗(意译吉友)入中土,善持咒术,在建康翻译了三部经,全是密教典籍。 这三部经是:《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雀王杂神咒经》一卷;《大灌顶经》十二卷。 帛尸梨密多罗所翻译两部“孔雀经”,实际是一经两次翻译,后又经东晋竺昙无兰第三次翻译。 北宋. 元照着《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二十四云:《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东晋西域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第一译;《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东晋西域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第二译;《孔雀王咒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第三译。 而如今竺昙无兰之第三译已经失传。 帛尸梨蜜多罗翻译的《孔雀经》是传入我国最早的佛教密典之一。 是密教的经典翻译之始。 也是密教经典在江南弘传开启之先例。 《孔雀经》传入中国,已有1490多年的历史了! 三国、两晋时期发展起来的初期密教,在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三百余年的发展,为盛唐密宗形成、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异域之孔雀明王的形象,孔雀经中的情节、人物和故事,亦融入了汉地华土之宗教、文学、音乐、绘画等方方面面。 对其发展,扩大视野,参入了新鲜的元素。 文:老杜 发布时间:2021-03-20 20:31:0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