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震惊!父母的这个举动竟然是在“诅咒”孩子!很多人都在犯啊! 内容: 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 可是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听话,个性顽强,常跟父母顶嘴,忤逆父母,给父母带来很多烦恼,使得家庭不和乐。 最后这个孩子竟然离家出走了,三四年来都没有音讯,连一通电话也没有,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知去向,这可以说是家庭悲剧啊! 三四年来,父母既挂念又痛苦。 有一天,这位父亲就去找一位心理医师,这位父亲对着医师述说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种种不好。 这位心理医师听完了,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说:“你这样诅咒儿子已经多久了? ”这位父亲一听不禁惊讶,也很疑惑,心想:我只是叙说我儿子的一些缺点,你怎么说我是在诅咒儿子呢? 儿子是我的亲生骨肉,希望他幸福美好都来不及了,怎么说是在诅咒他呢? 其实,这位医师的话是有含义的,只是这位父亲当下体会不到。 这位医师就解释了,所谓“诅咒”的意思,就是说别人的不是,说别人的坏话,一开始你就滔滔不绝叙说你儿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样其实就是在诅咒自己的儿子啊! 这个父亲一听就非常震惊,想到如果这样是诅咒的话,那儿子从出生到现在岂不常被我诅咒了! 他就老实地跟心理医师说:“是的,从他一出生到现在,我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可以说我是诅咒他一辈子了。 ”医师就说:“这样诅咒的结果是怎么样? 是家庭气氛很糟,父子之间常冲突,没有父子之情,是吧? ”这个父亲当下承认。 既然找出了病因了,就要对症下药。 心理医师就开给这位父亲三个药方,而且要他以两个月的时间服用看看。 第一个药方:只要你想到儿子,就要想他的好,不要想他的不好。 第二个药方:只要你讲到儿子,就要讲他的好,不要讲他的不好。 第三个药方:要常为儿子祷告,求上天祝福他。 这位父亲回家之后就把医师的话告诉太太,夫妻二人也很肯定这位心理医师所提的意见,也很愿意这样去做。 从那天开始,夫妻就开始为儿子祷告,同时也想儿子正面的事情,讲到儿子也都讲儿子的优点,不讲他的缺点。 这样的效果真的很快,几乎是立竿见影……大约过了十天左右,这位父亲在房间看书,电话响了,他拿起了电话,电话的那头,竟然是已经离开家门三四年,毫无音讯的儿子。 儿子说:“爸爸,我真的不确定为什么会打电话给你,我只是想告诉你,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我就突然想到你跟妈妈,还有我们的家人,所以我就巴不得打电话给你,问问你们好不好……”当下这位父亲心中是多么高兴与安慰。 父亲也很高兴地跟儿子说:“我真的也很高兴你打电话来。 ”父子两人就在电话中聊了几分钟。 之后,这位父亲就抓住机会说:“我不晓得你答应不答应,这个星期六要不要一起吃个午餐? ”儿子也很高兴地答应了。 周末午餐时间,这一对父子见面了。 这个儿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留着一头又乱又长的头发,如果以过去来讲,这个父亲肯定会严厉斥责儿子, 但此时父亲是以接纳的态度来迎接这个孩子,而且在心里祝福他。 他问了儿子一些问题之后,就听儿子回答,儿子说到一些对的地方,他也给予肯定赞美。 午餐约会快结束的时候,儿子就望着父亲说:“爸爸,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过,我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这段期间。 ”父亲也说:“儿子,我也很享受跟你在一起呀! ”儿子就进一步说:“爸爸,今天晚上我想在家里过夜好吗? 就今天晚上而已,我想看看妈妈和家人,还有我那张旧旧的床铺。 ”父亲说:“当然可以啊! 这是你的家,本来你就是要回来的啊! 而且我们是一家人,多高兴我们在一起啊! ”那一整天,这个父亲心里惊讶,当他停止了诅咒他的儿子,情况就有了极大的改变,不只是一百八十度,可以说是三百六十度的大改变。 那天晚上,这个儿子躺在自己床上的时候,爸爸到了他的房间坐下来跟儿子说:“孩子,过去多年来我对你很不好,你愿意原谅爸爸吗? ”儿子就说:“爸爸! 我当然原谅你啊! ”然后就抱着爸爸。 他们的关系从此就开始和好了。 这和好的关系真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从这对父母开始为儿子祝福的时候开始的。 两个人之间就有一个“道”,做人要尽道,不要讨道做一位欢喜的菩萨近含法师 讲于2002年敬老节摘自《万佛城金刚菩提海》我先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少年,他结婚之后,因为母亲已经七八十岁,很老了,什么事情都要人帮忙照顾,吃东西也吃不动,走路也不行了,身体也不好,他就很讨厌他母亲。 有一天,他和母亲说:“妈妈! 我带你去山上! ”就背着他母亲,经过一个树林,他母亲就拿着树枝一路做记号,走一段路,就放一枝。 这个儿子把母亲背到很远的深山里。 天快暗了,他很心狠,就说:“妈妈! 你很老了,我养你不起,你年纪又那么大,我把你放在这里,我要回去了! ”他的母亲说:“孩子啊! 天快暗了,你把我带来这里这么远,我怕你回去找不到路,我一路上帮你做记号,你就知道怎么走回去了。 ”父母疼孩子的心如此,明知道这个孩子如此不孝,不愿意奉养她,还一路做记号,怕他儿子找不到路回去。 他儿子这时才良心发现深受感动,就把母亲背了回去。 我们世间上有一句话:“父母爱儿长江水,儿爱父母不如一根扁担长。 ”相信在座许多长辈,都会有同感。 儿女孝顺父母都是有限的,不像父母疼孩子一生一世。 儿子都七八十岁了,还当他是幼儿一般,怕他寒、怕他饿,很烦恼。 有的老人会怨叹:“我都七老八十了,儿女都不孝顺我! ”愈想愈难过,愈想愈烦恼。 其实,我们人和人之间,两个人之间就有一个“道”。 “道”就是我们要走的道路,像父亲和儿子之间,就有“父子道”,兄弟之间就有“悌道”,出家人和在家居士之间也有“道”。 而我们做人要“尽道”,不要“讨道”。 “讨道”就是向对方讨这个道理。 例如,父母要尽“慈道”,不要向儿女讨“孝顺道”,因为你如果讨不到,就会起烦恼。 儿女自己要尽“孝顺道”,不要向父母讨要对他好的“慈道”。 只能各尽自己的“道”,不能讨对方的“道”。 每个人尽自己的“道”,这世界就没有烦恼、没有战争。 再说,各位长者都为家里奉献了一生,照顾儿女长大,有了孙子,又要烦恼孙子要不要成家? 烦恼到头发都白了。 您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想想自己要行什么“道”? 要行“菩萨道”,将我们的心放开,不要一天到晚生气儿女不孝顺。 心要放下、放大,像今天“敬老节”,要想有多少人来这边护法,有多少年轻人,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我们年长的人。 将内心放大,让内心像大海一样; 以前只关心自己的孩子,现在要去关心一切的众生。 为什么呢? 人和人之间要有一种感恩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受到很多众生的恩,所以我们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 有感恩的心,对每个人就会生起慈悲心,自己的心就快乐,每天欢欢喜喜,做一位欢喜菩萨,心情就会开朗,身体就会健康,生活也会有意义。 有人说:“做菩萨要护持、要布施,我也没有钱,怎么办? ”有一句话说:我们没有钱,但是我们有“口”,“口”不要说是非,要说赞叹别人的话。 ( 编辑声明:我们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文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请告知删除。 ) 发布时间:2021-03-19 08:57:5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8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