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孔雀经学习笔记60——佛经中的真言咒语五不翻 内容: 佛经中的真言咒语五不翻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有很多真言咒语,据统计有将近一千多段,有些读起来艰涩难懂。 那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汉语,改写成白话文,变成好读、好记、便于理解的通俗文字呢。 这是因为在梵语翻译成汉语的操作过程中,老祖宗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真言咒语五不翻原则。 唐代着名的翻译家玄奘大师,根据自己的梵译汉翻译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这被称为真言咒语“五不翻”。 五不翻支持的是梵译汉中的音译方式。 五不翻不是不翻译,而是遇到这五种情况的时候,不提倡意译,坚持音译。 以确保翻译时其真实性不走样,能够完整准确的传达佛经中的特殊意义。 玄奘大师提倡的真言咒语五不翻译原则,就是讲“秘密不翻、多义不翻、此无不翻、顺古不翻、生善不翻”。 一、秘密故: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 如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真言咒语,一经翻出就会失去秘密性。 二、多义故:一词多义的不用翻译,直接用音译。 如薄伽梵,是佛陀名号之一,然又含“自在、炽盛、端严、吉祥、名称、尊贵”等六义。 三、此无故:汉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直接用音译。 如阎浮树、胜金树等,东土并无此物。 所以直接用音译标注。 四、顺古故:对以前已经广泛使用并约定俗成的词语直接用音译。 如阿褥、菩提、正遍知等。 有些非但不可翻,还要直接用梵音来标注的。 五、生善故: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使人生尊重心,令人敬佩。 如般若和智慧之差别,用般若而不翻译为智慧,就是因为般若不是一般的智慧,是能够解道、悟道、修证、了生死,是超凡入圣的大智慧。 《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亦有介绍了真言咒语具有四种成立的特点,即法界本性、有法本性、如来加持、无期无碍之能力。 故而不能意译。 诵念经文中的真言咒语,应该是尽管去读诵,唯在遍数多。 不要拘泥于外在的文字。 佛陀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所说的咒语,是诸佛菩萨间的真言,外人是无法知晓的。 因而,当遇到这些真言咒语时,用心去念,不去求解,此乃正理也。 文:老 杜 发布时间:2021-03-17 13:29:3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1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