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贫以养道 内容: 古代修行自称贫道,就是贫以养道心。 为什么要贫,贫不是穷。 穷是没福报了。 贫是有福报,但是呢,不显摆。 不过富贵生活。 一般修道人,都是色身健康,气色很好,加上天庭饱满地额方圆,就是很好的相。 这就是福报。 要有道。 这世界上富贵人毕竟不多,穷人还是多的。 贫道就是为救苦救难,尤其救那些心地真善良的人。 贫能养道心,一般禅宗都是农禅并重最好,不吃百姓供养。 为什么不吃百姓供养呢。 因为自己老不容易修一点功德,都让别人供养走了。 隋朝智者大师在南京瓦官寺,很多当官的来供养他。 他很头疼,说,你看他们又来买我的功德了。 后来智者大师跑到了浙江天台山。 因为他看到太多人供养,得法弟子越来越少。 所以他去了天台山,和弟子们开启了农禅并重的生活。 自己种田种地,诵经,禅观。 后来成就一代大师。 禅宗也一样,那些一直吃朝廷供养的都没消息了。 比如弘忍大师弟子,神秀受武则天供养,最后徒弟传两代没了。 慧能不受供养,开启山林农禅模式,不吃官府和百姓供养,现在都是慧能徒孙。 吃别人嘴软,拿别人手短。 修道人要自力更生,所以称呼贫道,养道心。 发布时间:2021-03-11 12:08:0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2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