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福慧润素食馆辛丑年春节之营业时间告示 内容: 新年营业时间调整告示牛年大吉大利! 感恩您! 吃素添福,素食增慧,身心乐润! 福慧润素食馆定于庚子年农历十二月廿七日开始放假,直至辛丑年大年初四正常开市营业。 其中:大年初一下午五点- 七点三十分,福慧润素食馆供应美味健康纯素食自助餐。 福慧润祝全体市民各人阖家:新年快乐,平安吉祥,身心健康,阖家幸福,六时吉祥,工作顺利,事业兴隆,学业进步,家庭美满。 日日增福增慧,事事如愿如意! 月月安 康 好运,年年吉庆有余! 立春节气养生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黄帝内经》发陈,为藏久外达之势,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退除冬蓄之故旧。 也就是说,此时正是自然推陈出新的时节,就趁机把这温暖一冬积蓄的内热毒素清理出来吧。 待春阳上亢,肝气升发的日子,便不会被便秘、痘痘、上火、流感、皮疹、嗓子疼、头疼这些事情困扰了。 1保护阳气,舒畅心情春季属于五行中的木,肝属木,木主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中医治疗情志病,认为「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春季开始,天地间封藏地下之阳热,渐渐升出地面,气始温和。 人体阳气也蠢蠢欲动,开始生升。 平日生活要注意保护阳气,不要因为有太阳就过早地脱去厚衣服。 春属木,养生也要像树木一样,有春气之条达,舒畅心情,不可压抑情绪,有不满就发泄出来,有开心的事就要笑,多分享,不要一个人偷笑哦! 民间有「春宜饮花」之说,春喝花茶,能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影响。 花茶甘凉而芳香,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使「春困」自消。 菊花茶,清肝明目;玫瑰花茶,疏肝理气。 也可以常喝这款食疗方,适合经常容易生气的肝郁人群。 2乍暖还寒,清热防燥春天是寒冬向暑夏过度的季节,冷暖气团交替频繁,立春时节风向多变、昼夜温差较大。 易患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乍暖还寒,需注意保暖防风。 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养生主要是生阳护肝,而护肝又以调节心情为主。 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发。 保持好心情最重要。 发陈,为藏久外达之势,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退除冬蓄之故旧。 也就是说,此时正是自然推陈出新的时节,就趁机把这温暖一冬积蓄的内热清理出来吧。 记得下面这首打油诗:食清淡,通便便穿得暖,开毛孔勤运动,舒形体怀感激,心愉悦待春阳上亢,肝气升发的日子,便不会被便秘、痘痘、上火、流感、皮疹、嗓子疼、头疼这些事情困扰了。 3夜卧早起,多活动初春的气候乍寒乍暖,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人们不宜过早脱掉棉服,年老体弱者不可骤减衣物,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主张春季衣着应该「春捂护阳,下厚上薄」。 《黄帝内经·素问》:“春三月. .. ..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民间也有“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的民谣。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 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4少酸多甘,生发阳气《黄帝内经·素问》:“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这一时节要注意多吃一些补充阳气的食物,以升发体内阳气,气虚、阳虚者更应该采取此法饮食养生。 常见的甘辛食物如大枣、柑橘、蜂蜜、花生、香菜、韭菜等助春阳,此时就多吃。 而酸性食物要少吃,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5多吃粗粮,推陈出新立春后就要减少鱼肉滋补了,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粗粮,因「春为发陈」,是自然推陈出新的季节,也是身体清洁的大好时机,保持便便通畅,防止内热上火。 春寒料峭时,做好防寒保暖,可以少感冒。 6开四关,通气机春季肝火旺,常有易怒抑郁。 多按揉四关,有助于舒畅心情,舒缓抑郁或发怒的情绪。 四关,指双手虎口处的合谷穴和双脚大拇指和二拇指之间和的太冲穴,这四个位置是人体气机通畅的关键位置。 按揉时,用拇指指尖用力点在穴位上,此时食指放在手或足内侧的对应位置上,相对用力,以加强点按力道,使穴区出现明显的酸胀感,甚至向四周放散。 每穴点半分钟,然后改为揉法1分钟,揉时力道稍减轻,但也要保持一定向下点压的力量。 四穴交替操作至情绪缓和为止。 7开窗透气,防时疫立春之后,天气由寒渐暖,万物开始复苏,各种致病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是时疫多发季节。 古彦云:“百草回芽,旧病出芽。 ”预防措施上,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适当开门开窗透气,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新鲜,也能够起到室内除尘通风的作用,减少室内细菌的存活;三是加强锻炼,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此外,日常勤洗手,人员密集的地方注意戴口鼻罩。 立春养生,谨记这四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管新年许了什么新的愿望,我们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完成。 养生之始在于春,在万物欣欣向荣之际,顺应自然节气,助力阳气升发,早睡早起,饮食有节,做好防寒,拥有一整年的健康。 1早起早睡以养肝《黄帝内经》讲:春三月,夜卧早起。 传统医学来说,睡觉是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法。 孩子尽量21点前入睡,不然不利于生长发育。 睡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虽然现代小孩营养充足,但「食补不如觉补」,吃得再好,都不如早睡。 对于成人来讲,成年人尽量不要超过22点入睡。 晚睡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虚、湿气重,从而出现倦怠乏力、易怒、脱发、面色发黄等不适。 入睡困难的朋友,平时可以泡点乌梅、龙眼肉或者酸枣仁茯苓茶来喝。 酸枣仁、茯苓、龙眼肉都有安神、疏肝健脾的效果。 近几年有研究发现,乌梅的安神作用也很明显,配合蔗糖,酸甘可以化生津液,进一步滋养心血,心血补足后,心藏神的功能发挥正常,我们的睡眠就可以改善。 2防止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 ”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 春天本来就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 现在冠状病毒肆意,大家更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初春,乍暖还寒,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曾提到「被发缓形」。 意思是,披散头发慢走,同时放松腰带,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让气血得以疏通。 那么,平时我们可以多梳头来增加头部气血的循环。 「头为诸阳之会」,多梳头可以疏通经络、气血,除了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还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几率。 具体的操作非常简单,用牛角梳从发际线一直往后梳到后脑勺,再倒着梳回来;从左耳朵上方往右耳上方梳,反方向再来一次;如此重复3-7次左右。 当平时我们没有集中的时间来养生时,不妨在梳头的时候多花一点点时间,或在看电视的时候,或在工作休息之际,轻柔而缓慢地梳下头,日积月累的效果将不可估量。 以上使身体的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艾灸防治疫病艾灸在中国古代的防治瘟疫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可用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有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艾灸的同时可以净化空气,艾烟有消毒除疫的作用。 艾烟熏完房间,需要等一小时后通风,以避免艾烟浓度过大引起喉部不适、上火。 发布时间:2021-02-08 09:02:08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27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4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