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略谈中国佛教唐密的传承(上) 内容: 网络转载所谓唐密,因密教传入兴盛皆于唐朝, 故称唐密,其二是来自于日本东密的说法。 唐时日本遣使入唐,学习中国的文化,包括中央集权式的政治,汉字,阴阳五行思想,佛教。 遣唐使僧回日本后在日本高野山创建东密,为了标榜自己正统化,故而提出唐密一说。 而对于我们汉地真正密教法脉传承,所知者甚少。 今天一 提到唐密,更多人想到的是日本,是金胎二部,是惠果祖师,是开元三大士,而不曾了解密教在汉土的兴盛。 不曾了解密教三部大教在汉土的大威神力。 而所知的这 些说法,仅仅是来自于日本东密的文化宣传,而对于日本东密法脉传承中空海和尚之上惠果祖师之后的汉地之密教传承,大家还知道什么呢?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 清楚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时候会昌法难了,而法难之后坛城阙如, 合格的阿阇梨更是少有, 所以唐密由此断绝。 那今天我们来略谈谈唐朝时期的密法三部大教的传承。 单说惠果阿阇梨之后义操祖师一辈胎藏界就有百多位阿奢黎。 列位,时有百多位阿阇梨,开玩笑,一百多位阿阇梨,日本说断流了,这可能吗? 依据唐 海云僧“金胎两界师资相承”所记载中,我们来看看当时唐朝的承教阿阇梨有多少。 我们来看金刚界的密教谱系。 不空阿阇梨传胎藏大教四十余年后,恐大教未圆满,亲自往南天竺国,亲礼普贤阿阇梨,受金刚界五部佰千颂法,所有持念秘密心地教门流行不过此二本大教王(即大毗卢遮那大教王及金刚界大教王是也)。 统摄一切持念教门次有苏悉地(此云妙成就)教。 广明三部。 亦摄论持念法。 后觉此中但明事成就与金刚界及大毗卢遮那。 义味相涉。 亦是至极要妙法。 至此胎藏大教圆满。 史记载:“于三藏善无畏所译兼前二部大教及苏悉地共成三部大教。 ”(此处清清楚楚言明 金胎两部大教与苏悉地共成三部大教,故言密教定非是日本东密所言 胎藏二部)不空阿阇梨付法于;含光阿阇梨 惠朗阿阇梨(大兴善寺) 惠果阿阇梨(青龙寺) 昙贞阿阇梨(青龙寺)觉超阿阇梨(保寿寺)此五位大阿阇梨, 后慧朗阿阇梨传于 天竺阿阇梨一位,而天竺阿阇梨传付于德美阿阇梨 惠谨阿阇梨 俗居士赵玖阿阇梨。 三位。 觉超阿阇梨则传付法于 契如阿阇梨,惠德阿阇梨两位。 而惠果阿阇梨则法子众多,时有 惠应阿阇梨 惠则阿阇梨 成都府 惟尚阿阇梨 汴州 辨弘阿阇梨 新罗国僧惠日阿阇梨。 日本国僧空海阿阇梨。 青龙寺义满阿阇梨。 义明阿阇梨。 义操阿阇梨。 义照阿阇梨。 义愍阿阇梨。 义政阿阇梨。 义一阿阇梨。 俗居士灵殷阿阇梨 法润阿阇梨(法润本从义操阿阇梨,后从惠果阿阇梨处受金胎及诸瑜伽密尊)义贞阿阇梨。 义舟阿阇梨。 义圆阿阇梨。 景公寺深达阿阇梨。 净住寺海云阿阇梨。 崇福寺大遇阿阇梨。 醴泉寺从贺阿阇梨。 文苑阿阇梨。 会昌寺新罗国僧圴亮阿阇梨。 青龙寺惠果祖师同院常坚阿阇梨。 玄法寺智深阿阇梨。 法全阿阇梨。 文秘阿阇梨 记二十八位义操阿阇梨后传法润阿阇梨,法润阿阇梨后从惠果阿阇梨处承教,法润阿阇梨传玄法寺法全阿阇梨,净住寺道升阿阇梨。 史记载;“海内流行。 枝叶不绝。 优昙钵教。 满字已圆。 其有得传金刚界法者。 顿见菩提。 入曼荼罗。 得授阿阇梨灌顶。 如授法轮王位。 ”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时密教在大唐就已经广为流传开来,并且已不乏传承。 我们再来看胎藏界大教法的的传承。 时善无畏将此法传付于大兴善寺一行阿阇梨。 保寿寺新罗国玄超阿阇梨。 玄超阿阇梨将胎藏界大教及苏悉地教传付青龙寺东塔院惠果阿阇梨,惠果阿阇梨传付 成都府惟尚阿阇梨,新罗国僧惠日阿阇梨,悟真阿阇梨,日本僧 空海阿阇梨,同院僧义满阿阇梨,义明阿阇梨,义证阿阇梨,义照阿阇梨,义操阿阇梨,义愍阿阇梨,法润阿阇梨等。 史料记载“付法传阿阇梨灌顶位者竟多达数百 十二人,”或有在京传持或有外方弘教,可谓;海内流行。 枝叶不绝。 优昙钵教,此百十二人密法承脉传入民间。 后续史无可考。 史有记载:次东塔院义操阿阇梨传付同学僧义真阿阇梨。 景公寺深达阿阇梨。 净住寺弟子海云阿阇梨(同时海云阿阇梨也是史料“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 ”的作者)。 崇福寺僧大遇阿阇梨。 醴泉寺文苑阿阇梨(已上五人皆传教)传付次阿阇梨位。 后法润阿阇梨传付于净法寺道升阿阇梨,玄法寺法全阿阇梨,惟谨阿阇梨。 法全阿阇梨付法安国寺敬友阿阇梨,文懿阿阇梨,永保寺智满阿阇梨,兴唐寺自怤阿阇梨,青龙寺弘悦阿阇梨,居士茂炫阿阇梨,新罗僧弘印阿阇梨,日本僧宗睿阿阇梨,圆仁阿阇梨,圆载阿阇梨,圆珍阿阇梨 (此十一位阿阇梨同时也承金刚界大教) 荐福寺惠怤阿阇梨,弘约阿阇梨 此二位舍利单承金刚界法。 慈恩寺操玄阿阇梨,造玄阿阇梨,安国寺文逸阿阇梨。 承脉至此皆为唐代时僧所书。 后因法难,战乱等,密教谱系无可再考。 从以上史料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唐时,绝非日本东密方所宣扬的,惠果阿阇梨后续无法子,仅空海和尚一人,持两部大法回日本。 待将来反哺中华。 谱系清楚云;“此教门难逢难遇。 故从上传法者经数百年。 外方传一人”大教密法具大威神力, 几百年隐秘不传乃是平凡事。 怎会于汉土断绝? 谱系清清楚楚记载:“我大兴善寺三藏和尚亲礼五天。 重咨胜法。 教流天下。 大法盛传。 所以新罗诸国经逾数万。 航海忘躯。 来趋我唐。 至求胜法。 故得金刚界累代相承每年有敕。 于大兴善寺及青龙寺保寿兴唐崇福醲泉寺。 大开灌顶。 传法度人。 是皆我大兴善寺三藏和尚传法之孙资也弘教枝叶递相传持。 永久无尽。 ”空海和尚一辈承教阿阇梨辈出。 密教可谓鼎盛之至。 诸为大承教阿阇梨难道会让三部大法在汉地断流吗? 密教咒法多有大威神力,难道无法避免因为战乱而至大法失传吗? 而后期建设法门寺宏伟地宫的智慧轮阿奢黎呢? 如此宏大的密教活动为何少有提及呢? 智慧轮是晚唐最着名的大兴善寺密宗高僧,只因其名不见于密宗谱系,加之僧传记载简略,其事迹长久以来湮没无闻。 直至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密宗供养物,其中有多件智慧轮供施物及其铭文,才为人们所关注。 但其生平籍贯以及师承关系仍不明了,直到发现新史料《唐兴善寺普照大师碑》,几经考证,才证明智慧轮阿阇梨为法全阿阇梨法嗣茂炫阿阇梨。 按智慧轮俗姓“丁”,与丁建武姓氏相同。 智慧轮俗名不见记载,“建武”者正当其名。 按《金胎两界师资相承》,金刚界谱系末“批云巨唐大和八年岁在甲寅仲秋 月二十日净住寺梵字传教沙门海云集”,胎藏界谱系末“批云巨唐大和八年岁次甲寅十月上旬有八日净住寺传教苾蒭海云集”,分别与海云所撰《略叙金刚界大教王 师资相承传法次第记》、《略叙传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大教相承传法次第记》末题一致,但《次第记》均不载法全诸弟子,可知《金胎两界师资相承》显系后来补 充,并不与《次第记》同时,谱系末尾有“批云”字样,亦表明后人所为。 假如谱系真由海云所作,其末题则属后人所加。 此疑《师资相承》谱当由后人取海云《次 第记》补足而成,其时丁建武虽从法全受法,但尚未出家,故以俗名列入谱系。 《宋高僧传》说智慧轮在“大中(847—859)中行大曼孥罗法,已受灌顶为阿 阇梨”。 大中九年(855),日本圆珍、圆载等入唐从法全受法,时法全从玄法寺移居青龙寺,所集胎藏教法因称《青龙寺仪轨》。 而《师资相承》谱中注明法全 为玄法寺僧,说明该谱系作于大中年之前,时所列丁建武虽从玄法寺法全灌顶受法,但尚未出家。 及至武宗法难结束,宣宗复兴佛教,丁建武遂削发为僧,取法名智 慧轮,并以阿阇梨位传法授徒,故说“大中中行大曼荼罗法”(此段引用《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吕建福之作大兴善寺遍觉大师智慧轮生平及其思想》)从此段可以看出,时承教祖师为了应对法难,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 完全不存在合格阿阇梨阙如的说法。 智慧轮阿阇梨秉承三部大法,灌顶传法,影响颇着。 其碑文称他“善西域咒法”,《宋高僧传》说他“深通密语”。 咒法、密语,就陀罗尼神咒而言,指密宗教法。 法全称赞“兴善三藏和上非常 会义,此经论之江海,梵文之山岳,我九州无有双者”。 (日僧 圆珍撰:《上智慧轮决疑表》,《大日本佛教全书》第113册,第297页下)可谓推崇备至。 《剧谈录》记载:“咸通、乾符中,兴善寺复有阿阇黎以教法传授,都下翕然宗 之”。 (康骈撰:《剧谈录》卷下,四库全书本)此兴善寺阿阇梨即是灌顶院智慧轮。 智慧轮的灌顶院,《剧谈录》载“所居院金碧华焕,器用俱是宝玉”。 可见其院宝玉满堂,金碧辉煌,坛场庄严,具足威仪。 从智慧轮供施佛舍利的金银器的数量和重量,亦可见其财力之雄厚,非一般贵族可比。 不存在坛场阙如,道场不合规。 智慧轮灌顶传法,在社会上也有众多弟子和信众。 《剧谈录》中记载智慧轮及迁化,“信者咸为出涕。 刘都尉、崔给事寓、张常待同与中贵多为弟子,出城之日皆缟素后 随,劝朝士持斋,受其法者不复思理时务”。 朝士及诸中贵不仅缟素相随,持斋纪念,且受法者不复思理时务,可见智慧轮在信众及其弟子中影响之大。 咸通六年(865年) 日本真言宗僧宗教入唐,亦向智慧轮求受密法,其《求法录》中有《最上乘瑜伽秘密三摩地修本尊悉地建立曼荼罗仪轨》一卷,作智慧轮撰,从此处也可证明,空海和尚从唐所取得的密法是不究竟不完善的。 不然日僧完全可以从日本学, 为何远渡中土呢? 我们看这一段,可以说由法难导致唐密失传是完全不可能的。 还有宋朝瑜伽密法的再度兴起,这从东密方面是找不到的。 发布时间:2021-01-20 10:55: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3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