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什么要修生起次第呢? 内容: 现见本来清净的境界Like the Star River修生起次第时,一般要观想本尊像以及佛的坛城,这有什么作用呢? 凡夫因为被无明所遮蔽,所见所及全都是不清净的现象。 通过密宗的见解,才使我们领悟到:这一切都不是实在的,是幻觉,是本来清净的。 显宗也认为,八地菩萨眼中的外器世间(即山河大地)是很清净的。 怎样的清净呢? 弥勒五论中的《经庄严论》里讲过,菩萨到八地时,开始转识成智,当其五根识(眼识、耳识等)转化成智慧以后,所见就如同极乐世界一样:地面不再是土石瓦砾,而是琉璃珍宝等等。 其实,在人们心中所谓“琉璃”的概念也是不清净的,但因为人们喜欢琉璃等珠宝,才将清净刹土形容成琉璃等珍宝的样子,这是针对人们的喜好而言的。 实际上,在菩萨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智慧的现象、非常清净的现象:所闻是妙法音声,所饮是甘露……,当然,凡是言词所能传递的,都属于分别念的范畴,都无法真实地表达菩萨的境界。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显宗认为:要想真实感受这一切,只有通过首先发菩提心,依显宗的修法长劫修炼,积累无数资粮,证达无我空性,达到八地以上,才能依靠自己的修行现前万法本来清净的境界。 然而,以密宗特有的修行方式,即使是凡夫,也能现见本来清净的境界。 为什么密宗能办到,而显宗却不能办到呢? 《维摩诘所说经》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一次,释迦牟尼佛在传法时说道:诸位菩萨如果想感受外境的清净,就应当自净其心。 心净,则外境清净,修行至心净之时,外境也会随之而清净。 当时,舍利子也在佛陀身边,他心想:娑婆世界这么不清净,难道释迦牟尼佛的心仍然没有清净吗? 佛得知他的想法后,便反问舍利子:生盲看不到日月,这是日月的过失,还是盲人的过失呢? 舍利子回答说:是盲人之过,而非日月之咎。 因为盲人没有眼睛,所以看不到日月,而不是日月不存在。 佛又说道:娑婆世界的本体永远是清净的,但凡夫就像盲人一样,始终无法看见。 此时,一位从其他佛刹来至娑婆世界听法的菩萨说道:我现在所见到的这个佛土就是清净的。 舍利子不以为然,就反驳道:此佛土是不清净的! 于是他们二人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当难解难分之际,佛以神通显示了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场的所有人都亲眼目睹到:娑婆世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诸佛刹土一样,十分清净庄严。 之后,佛陀告诉大众:我的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只是你们没有看见而已。 此经是纯粹的显宗经典,其中也提到了“世界本来清净”的说法,可见本来清净的观点,并不是密宗所特有的。 荣森班智达讲过,虽然在小乘经典里,也有释迦牟尼佛如何发心、成佛,以及诸多菩萨如何修行、成道、度化众生的记载,但因为缺少相应的方法,所以小乘行者无法成就诸佛菩萨的果位。 同样,虽然显宗也谈到了世界本来清净,却无法令八地以下的修行者亲身感受到这种境界。 但密宗就有更直截了当的、生起次第的修法。 在了知万法本来清净之后,用生起次第的方法,就可以令不清净的现象逐渐消失,而深切体会到这种清净。 凡夫修生起次第,也可以达到其最高顶点:在生起次第修起来之后,外面的一切自然显现为佛的清净刹土,这是密宗普通修行人都可以现量看到的境界。 为什么要修生起次第呢? 因为,我们凡夫将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的所触所及,都执为不清净的事物。 如果其本身就不清净,那也无可奈何。 但实际上,万法都是本来清净的。 既然是清净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令这种清净快速显现呢? 如上所述,显宗没有这种方法,而密宗却有生起次第的修法。 修生起次第的意义就在于此。 发布时间:2021-01-18 07:00: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3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