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千手千眼观音的由来 内容: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法华会上,无尽意菩萨询问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时,佛陀回答说,假使有无量百千亿的众生,遭受种种苦恼,只要一心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都能立即观其音声,使困于苦恼中的众生得到解脱,所以称为“观世音”。 千手千眼观音的由来玛尼全集·大悲观音千佛大史佛教经典记载,在无量劫之前,观世音已经是一位发心度尽众生苦难的菩萨。 在救度众生之苦经过若干劫(即很长的时间)后,观世音在他的普陀洛伽净土上观视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发现未度的生命仍然无穷无尽,他们受种种痛苦的折磨,经历无数次的生生死死,轮回不停。 所以观世音又再发心:“我当度尽一切众生,若我退心,当令我身裂为千片! ”然后观世音又继续度化众生。 又过了很长时间,他再观视六道苦海,发现众生数目仍未减少,痛苦也丝毫不见息减,观世音发心度尽众生痛苦的决心在那一刹那动摇了。 因为他以前发的大誓愿,他的头立刻碎为十块,身体裂为千片。 这时,观世音的上师阿弥陀佛化现在他的面前,以神通力把裂开的头和身体合在一起,并变化成为具足千手千眼的身体,裂为十片的头化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现忿目相,在十面的顶上再化出一面阿弥陀佛的面容作为接引加持的表义,这就是观世音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众生的缘由。 这个故事出自西藏文献《玛尼全集·大悲观音千佛大史》和西藏文献《西藏王统记》中。 大悲心陀罗尼经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有另一个故事,经中记述:观音曾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前得受大悲咒之传承,即时由初地之境界证至八地之境界,并发愿:“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 如是发愿后,他果真化成了千手千眼之相,这是起因于无上慈悲宏愿之缘故。 《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 世尊。 我念过去无量亿劫。 有佛出世。 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 彼佛世尊。 怜念我故。 及为一切诸众生故。 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以金色手。 摩我顶上。 作如是言。 善男子。 汝当持此心咒。 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 作大利乐。 我于是时。 始住初地。 一闻此咒故。 超第八地。 我时心欢喜故。 即发誓言。 若我当来。 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 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发是愿已。 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十方大地。 六种震动。 十方千佛。 悉放光明。 照触我身。 及照十方无边世界。 千手眼大悲变相千手观音最初的艺术形式是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相》,即《千手眼大悲变相》制作的。 其经和像虽在唐初就由印度传法僧携入中土,但历经多种曲折和艰辛,才于一百年后在华夏土壤扎根。 即便如此,唐宋寺庙壁画及石窟寺中此类题材仍然较少。 目前见于画史记载最早者可能是四川名画家左全于唐宝历年间(825一826年)在成都三学院文殊阁绘制的,惜已荡然无存。 有专家认为,在尚未发现更早的图像资料以前,敦煌盛唐时期诸如79、113、148等窟的《千手经变》,可以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千手经变》图像。 千手观音表征敦煌元代壁画千手观音圣像千手观音表征:(1)手下伸、掌向上,名施无畏手,除一切众生怖畏;(2)持日手,救眼暗无光者;(3)持月手,救患热病令清凉;(4)宝手,为众官位者;(5)宝箭手,令善友早相遇;(6)净瓶手,为求生梵天者;(7)杨枝手,除种种病难;(8)白拂手,除一切恶障;(9)宝瓶手,为调和眷属;(10)盾牌手,辟一切恶兽;(11)钺斧手,除一切王难;(12)髑髅宝杖手,役使一切鬼神;(13)数珠手,能得一切佛接引;(14)宝剑手,降伏一切鬼神;(15)金刚杵手,摧伏一切怨敌;(16)铁钩手,能令龙王拥护;(17)锡杖手,慈悲覆护一切众生;(18)白莲花手,成就种种功德;(19)青莲花手,为生十方净土;(20)紫莲花手,能见十方诸佛;(21)红莲花手,能令生天;(22)宝镜手,成就大智慧;(23)宝印手,成就大辩才;(24)顶上化佛手(二手),为得诸佛摩顶授记;(25)合掌手(二手),令一切人及鬼神爱敬;(26)宝箧手,能得土中伏藏;(27)五色云手,令速成佛道;(28)宝戟手,能辟除怨贼;(29)宝螺手,号召天神;(30)如意宝珠手,能令富饶;(31)绢索手,令得安稳;(32)宝钵手,令身体安稳;(33)玉环手,令得仆役;(34)宝铎手,令得上妙音声;(35)五股杵手,能降伏天魔外道;(36)化佛手,生生不离佛;(37)化宫殿手,生生在佛宫殿中,不受胎生;(38)宝经手,令博学多闻;(39)金刚轮手,直至成佛终不退转;(40)蒲桃手,令稼谷丰收。 以上是经中所说。 一般再加麦穗手、羯磨轮手、宝矛手、宝锤手成四十八臂。 千手意在遍护众生千眼意在遍观世间如此这般,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观世音菩萨虽然是以菩萨的身份在南赡部洲弘扬佛法,但在佛经中早已授记其为古佛再来。 如《大悲心陀罗尼经》中云:“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 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 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 ”(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 发布时间:2021-01-01 12:00: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43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