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68小时不灭的灯光给你光明!七天七夜大供灯,图集首发!见者转发!随喜得万灯福报! 内容: 供灯法会功德利益无数众生,大众勿错过积累福报资粮的好时机! 即便自己经济能力很有限,只能够在佛前供养一盏佛灯,即便这佛灯发出的光亮微弱,只能够照亮一个台阶,其福德都非常大! 让我们一起点亮心中智慧明灯道场的庄严是浪费吗? 有的人到寺院来,看到客堂、会议厅的摆设庄严,就批评"道场应该朴素,如此的家具太浪费了! "难道说佛门就得破破烂烂的吗? 西方极乐世界是以水、鸟说法;现在的道场则要以设备来说法。 不像样的客堂、会议厅,就不会有人来开会,来走动,阻碍了佛教的进步与新生,也度不到较高层次的信众到寺院来,所以道场的庄严不容忽视。 作为居士,我们应当明白道场的庄严,因此举手投足都要有威仪,不能放逸,要做到“五轻”和“五重”:很多人会去寺院烧香拜佛,无论什么身份,无论学佛多久,一定要“轻”,功夫深浅于此即可略见分晓。 ● 一、走路要轻行的仪态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 走路要杜绝杂乱不匀、轻佻放肆、拖沓散漫。 轻步慢行不仅是修养,更是庄严。 ● 二、说话要轻言语轻柔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道场的恭敬。 在殿堂内外不能高声喧哗、闲谈阔论、争吵漫骂。 ● 三、做事要轻入寺做事要轻,包括穿衣吃饭、担柴挑水、洒扫庭院,不能粗莽冒失,缺乏谦恭。 应该收敛身心,整肃、严谨、细致。 ● 四、自我要轻在寺院要放低自己,降服自心,不可贡高傲慢,将社会上的追名逐利、斗胜好强之心带入寺院。 ● 五、烦恼要轻学佛就是学习减轻烦恼,做到“只看好样子”、“人非我不非”。 烦恼的轻重,恰能衡量进步的大小。 其实,修行重在从点滴做起,哪怕只是一个“轻”字,也可以是入道的便捷途径。 有轻就有重,入寺千万不可忽视的还有那份殷重心。 ● 一、重在生信经中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弥陀经》中所说“五根五力”,首先就是“信根”“信力”。 由凡夫直至成佛的五十二个位次,也是从十信位开始,断疑生信是入道的基础。 ● 二、重在恭敬有人进入寺院一味强调各种规矩,敬香、礼佛、用斋、走路,都特别在意。 其实,礼仪固然重要,但那颗虔诚、恭敬的心更为可贵。 ● 三、重在求法不能以世俗的贪求心、攀比心来亲近道场,更不能把寺院当成消遣、游玩的地方。 如果发心不清净,不懂得为法而来,就失去了入寺的殊胜意义。 ● 四、重在利他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利他是佛法的精髓,也是佛法长久住世的重要原因。 ● 五、重在解脱有缘来到佛门,如果只求人天福报,乃至世间名利,无视解脱之法,那是对佛教的误会和辜负。 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从各种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超越生死轮回。 希望各位善信进入寺院,能以殷重之心,获得究竟实益,法喜自在。 幸福灯、健康灯、平安灯、如意灯光明灯、成就灯、吉祥灯、快乐灯盏盏亮起,灯灯如愿;点亮明灯,照亮人生! 发布时间:2020-12-27 20:40:53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4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