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多少痛苦,只是因为“我不懂”? 内容: 十不善业恶的种类有很多,这里主要分为三大类十种:一是身恶,即身体所造的罪业。 有杀生、不与取、邪淫三种。 二是语恶,即语所造的罪业。 有妄语、离间语、粗语、绮语四种。 三是意恶,即心造的罪业。 有贪心、害心、邪见三种。 这就是身、口、意所造的十种罪业。 这些罪业,无论是受戒的人还是未受戒的人,都不能做。 身恶——杀生所有的罪业只有在具备四个条件时,才是一个严重的罪业,如果其中有一条或两条不具备,则虽然是罪业,却不是很严重。 是哪四个条件呢? 下面以杀生为例来说明。 第一是对境。 杀生时,会有一种欲杀之念冒出来。 比如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要杀一只鸡。 那么鸡就是对境。 在杀生前,心里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杀的那种生命,无论是人或动物,就有了罪业的对境。 第二是动机。 即要有欲杀之心。 如果没有欲杀之念,如走路时无意中踩死蚂蚁,或是搬运时不小心踩死虫子,或是开车时无意中碾死老鼠之类,这种杀生虽有对境,但是没有欲杀动机,不是故意的,第二个条件就不具备,虽然是杀生,同样剥夺了对方的生命,但不是很严重的罪业。 可是这种杀生也会给众生带来极大痛苦,因此也要小心。 第三是行动。 例如:首先知道这是一只鸡;其次心里产生了欲杀动机;然后拿刀割断鸡的喉咙,其中拿刀割喉等一系列实施杀生的行为,就叫行动。 第四是结果。 知道这是生命,对它(他)起欲杀之念,然后有具体的行动,这一系列的结果是什么? 对境的生命结束了,这就叫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 比如说,一人想杀一只动物,盘算了很久,一再地想杀它,由于考虑良久,心里就留下了很深的习气,在这样的前提下杀生,罪业就更厉害。 另外,一人为杀一个生命,用了很多方法,因为采取的行动多、时间长,杀生手段各式各样,极其残忍,所以罪业也更大。 此外,若以很强烈的嗔恨心杀生,罪业也更严重。 杀业可分为三种:因嗔恨心而杀生;因贪心如贪肉、贪皮等而杀生;因愚蠢而杀生。 因愚蠢杀生是什么样的呢? 比如,某些外道借助杀生供养天尊,这是他们的一种仪式,认为杀生供养天尊是一种解脱之法。 还有,认为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动物没有意识、没有苦乐感受等等,如果以这样的观点杀生,就叫因邪见或愚蠢而杀生。 有些人觉得,动物被杀时没有痛苦,或者杀生没有罪业,如认为害虫之类是该杀的,杀了也没有什么不好,以这样的动机杀生,也属于因愚痴或无明而杀生,罪过同样很大。 总之,这四条中若欠缺任何一条,罪业就会减轻,不是很严重;如果都具足了,哪怕是杀死一只蚊子,罪过也非常严重。 以前,我们每个人都造了很多杀生之业,现在都已经过去了,那么是不是让其白白过去呢? 当然不是。 现在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忏悔令其清净。 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如果不小心弄脏了,是不是永远让它这样脏下去呢? 当然不是,而是要将其洗净。 同样的,我们心相续中已经留下了很多罪业,已经被污染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清净、忏悔这些罪垢,这是最关键的。 不与取完整的杀生要具备上述四个条件,不与取也同样。 譬如,在看到别人的钱财起了贪心而想去偷时,明明知道这是别人的钱财,就叫了知对境。 如果以为钱财是他人的,但实际上却是自己的,就不具备第一个条件,不是完整的偷盗,也没有太大的罪过。 譬如,你看到某物,将它误认为是一只鸡,想打死它,而实际上那不是一种生命,而是其他的东西或是鸡的尸体,这也不具备第一个条件。 因为有杀生的动机,起心动念已经有了,不是没有任何过失,但并不严重。 不与取的四个条件是:第一,他人的财物;第二,有欲偷动机;第三,设法去拿;第四,觉得从此以后这些财物就是我的了,这样的想法就叫结果。 不与取也可细分,细节还是要看《普贤上师言教》。 邪  淫出家人要从根本上断除非梵行,在家人虽然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邪淫也不能做。 邪淫有很多分别,例如:男人主动与别人的妻子行不净行,女人也是同样,这是邪淫的一部分;同性恋和手淫也属于邪淫。 其他的内容要看《普贤上师言教》和《俱舍论》,书上讲得比较清楚。 上面讲的杀盗淫是由身体造作的,属于身造之业。 语恶——妄语此妄语与居士戒中所指妄语是不一样的,它更细致一些。 妄语也需要四个条件:●  知晓对境为人。 妄语肯定是对人说的,不可能对无情,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对旁生讲,那么人就是对境。 ●  动机。 要有欺骗人的动机。 ● 采取行动。 说话也好、写信也好、做手势也好,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叫行动。 ● 结果。 即指他人无论相不相信,只要听到(或看到)就是结果。 这四条具备了,即是完整的妄语罪。 平时很容易说这样的妄语,而且很多人都不觉得这种妄语是不能说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犯。 居士受戒时,也有妄语戒,但是此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它是比较严重的,即为了欺骗别人而说我有神通、神变,能够看到天堂、地狱,能够以神通了知前世、后世等等。 这些不是一般的而是比较粗大的妄语,普通人是不会说的。 但是,十不善中的妄语涵盖范围更广。 离间语比如两人很要好,另外一人就嫉妒他们,故意讲一些令其分离的话,这样的话叫离间语。 粗语粗语,也叫恶语。 比如,对生理有缺陷的人,称呼瞎子、聋子之类不好听的话。 总之,不管以何种方式,凡是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令人伤心的话语,都叫恶语或粗语。 绮语除了上述的妄语、离间语、粗语之外,凡是在贪嗔痴慢的基础上所讲的,如讲一些战争故事、很多感情上的经历等,都是绮语。 因为其基础非贪即嗔,所言毫无意义,故叫绮语。 以上四种是口造之业。 意恶——贪心当看到他人财物内心感觉喜爱时,就很容易生起这样的念头——我能拥有这些该多好啊! 或是想用非法手段获取财物,这种念头就叫贪心。 害心害心是指伤害别人的心念。 比如,对你不好的人,就想种种办法去害他,此起心动念就叫害心。 邪见此处的邪见,是指认为因果、前世、后世、修道、成就、极乐世界、地狱等都不存在的观点。 以上十种叫十不善业,其中每一种都有四个条件,细节在《普贤上师言教》和《俱舍论》里讲得比较清楚,大家可以通过看书了解。 发布时间:2020-12-17 10:46:36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5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