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内容: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 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 衣食丰溢。 ”也有人问过我,他每十斋日都念,甚至于天天都念,不但方圆周围,就连他自己的家庭内好像都不灵似的。 他问我,这是什么道理、什么原因呢? 这有两种情形。 一者是共业,过去的宿业共业,凑到一块了,业特别重。 因为业特别重,靠你读经时的力量是感不动的,因为感不动,业报还是照样现。 失火、遭了窃贼、诸种不吉祥事还是会发生,好像念经的效果不大了,这是一种。 二者,念的人心不同故,诵持的人心不一样。 就是念完经了,回向时所想的是什么? 现在心不至诚,诵经的力量薄弱,没有力量,因此就看见周围的环境好像转不动。 我们有时候做一件事情,你得先问问自己对这件事情投了多少的毅力,下了多少的功夫、多少的资本? 完了才问效果。 想要轻而易举的,什么事都不费心,那样你得有特殊的福德、因缘巧合。 在美国,就我所知,在纽约市买乐透奖的有好多,除了得奖的人得到那么多,我看没得奖的人,得到好多呢? 我上回讲过一次了,得到比没有得到还着急,这就是业,没有那个福报,没有那个福德,想轻而易举享有是不可能的。 何况我们多生累劫所造的业,想一下子消失,你得付出力量。 什么力量呢? 就是至诚心,你连至诚心都没有,恐怕效果不大。 还有最基本的信不信,你自己的心在那甩着,一边念着《地藏经》,一边心里想:“可能吗? 那怎么可能,不可能啦! ”一怀疑,什么都不可能。 你自己都不稳当,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效果不大有很多是这个原因。 也有很多是灵的,为什么灵呢? 他的心猛烈、至诚。 一般而言,我们没有什么痛苦逼迫,所以做起这件事来,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可以,我念一念你加持也好,反正不会开悟。 有没有得到福报? 一定有,但是不一定是在今生。 因为你的心不猛利,心不猛利感应也不猛利,随你的愿望可以转到来生。 为什么有的很灵呢,一念就灵? 他的心很猛利,并且夹杂着过去的善根成熟了,他一念,求什么就感应。 两个人同时修的就不一样,效果不一样。 我们修行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现前的一念心。 随时检点你自己的心,看看入道不入道,淫、怒、痴,一点事情就发火,这个效果就不大了。 因为在愚痴当中所做的事情效果不太大,必须得有智慧。 智慧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经常明明白白地照料这个心,不要让它放逸了,但是我们一般做不到。 如果你能制止你的心念,后果是没有的,刚一起念,你就制止了。 什么叫菩萨? 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呢? 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其后念不起者,这就是菩萨。 前面起了不好的思想,这个不好的思想包括很多,怀疑心、嗔恨心、嫉妒、障碍心,听到人家说别人好,你心里总是不舒服,总是要大家都说你好才高兴。 你很好的朋友、你的弟兄,或者你父母赞叹你哥哥好,爱给你哥哥买东西,你的嫉妒心、嗔恨心全都来了,人人皆有之。 还有,这些思想念头复杂得很,你要是能够在刚一起心动念的时候就能制止,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就有修行了。 你能够觉察得到,这个念头不合乎佛所要求的,名也好、利也好,除了名利还有很多,所以自己要检点身心。 这个时候你要以这种思想,以这种用心在十斋日念经,才能使你的家庭安定,周围的环境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否则做不到。 这就是修行的法门。 能够在十斋日诵经,又能够有至心,那就更好了。 诵经的时候心里能够观想,心能够跟经上所说的合了,那么你就是地藏王菩萨了,这部经等于是你说的,这个效果就大了。 这个时候你求什么得什么。 不过,你求什么得什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要让一切众生成佛,这就是佛心。 如果利益众生、行菩萨道、行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你就是菩萨。 反正一天当中我们这个心在十法界不晓得转了好多圈,一下想成佛,一下想利益众生,一下想造业,一下心里很黑暗,想吃的、想穿的、想舒服、想怎么样快乐,这个心念都是罪业。 想完了要去打主意,想办法怎么得到它,所以你一念之间就能造很多的罪,是这样的原因。 请点击下面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发布时间:2020-12-11 08:49:5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5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