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阐述“离一多因” 内容:   并非观察因和果,而是观察诸法自体的正理。 比如以离一多因分析一个碗,不是对它的因或果作观察,而是对当下显现的碗的体性作观察。 出处:在《楞伽经》《中观庄严论》《入中论》《入般若波罗蜜多论》中都运用了这一正理。 如《楞伽经》云:“大慧! 直至微尘之间观察,亦不得实有,以无有故。 圣者智慧之外,颠倒有牛角,不应妄执为有。 ”又云:“大慧! 如是兔角者,是由观待牛角。 牛角析为微尘,诸尘继续分析,则无有极微的自相,彼观待何者而成无有。 ”   《楞伽经》中佛说:大慧,这个碗你一直观察到微尘,也得不到丝毫实法。 为何得不到呢? 因为本来没有。 如果它有,为什么得不到呢? 从粗观察到细,什么也得不到。 因为实相中本来没有它。 圣者的智慧没见到牛角,而在圣智之外,凡夫的心识颠倒地认为真的有牛角。 这只是凡夫心识的错乱。 真实中并没有牛角。 一般人认为牛角存在,兔角不存在。 真实有的牛角,是这样的形状、硬度、颜色等。 观待牛角,兔角只是一个假名而已,并没有兔角这个东西。 其实在真实中,牛角同样是没有的。 牛角分析到极微,会发现根本没有牛角,所以不是观待有的牛角而安立无的兔角,实相中牛角跟兔角一样一无所有。 《中观庄严论颂》云:“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 ”   “自他所说法”,指佛教和外道所说的种种法。 比如外道说有神我、有微尘、有自在天、有四大种等。 内道实事宗说有微尘、有刹那、有依他起识等等。 他们所说的这些事物,在真实中是无自性的。 理由:以理观察时,任何一、多都不成立的缘故。 一个法若有自性,则要么是一体(实一),要么是多体(实多),必须承许其一。 但是观察时得不到一和多,所以无自性。 比如,如果承认碗是真实的法,那么或者是一体,或者是多体。 但是,以理观察时,一成立不了,多也成立不了,所以碗不是真实有的。 释词:何谓“一、多”? 若诸法有实体,则仅有一体和多体两种情况,破除诸法一体或多体的正理,称为“离一多因”。 比如这里有人吗? 假如有人,一定属于男、女、黄门这三类中的一种。 如果不成立是男、女或黄门,那就没有人。 同样的道理,诸法有实体吗? 假如有实体,那决定要么是一体,要么是多体。 但以理观察,一得不到,多也得不到,所以只是假相,不是实法。 以执为实有的一件毛衣为例来说明:   在不以胜义理观察的情况下,所谓毛衣能起到遮体、保暖等的作用,是现量显现的有事自相,但是以胜义理审察,则连极微尘许也不可得。 具体而言,将毛衣分解后,只见到一根根毛线,毛衣消失无迹;再分解毛线,除了一大堆的毛尘,也找不到毛线的踪迹;对毛尘继续分析至最细量的极微,再将极微分析而消尽,成了只有一个虚空。 现在,我们重新审察世间中的一切现相。 以毛衣为例,一般人都这样想:怎么能说毛衣没有呢? 毛衣明明穿在我身上。 它是纯羊毛、还是百分之八十的羊毛,是紧身的、还是宽身的,是保暖的、还是不保暖的,是什么颜色、款式等,诸如此类的相状、作用都是有的。 所以确实有一件真实的毛衣。 我是以眼识现量见到,以身识现量触到的。 但是一作观察只会让你彻底失望,因为一个微尘也得不到。 具体来说,把毛衣分解之后,只剩下一根根毛线,毛衣消失无迹;再分解毛线,除了一大堆毛尘,也找不到毛线的踪迹;对于毛尘继续分析到最小的微尘——极微,再把极微分析而消尽,成了只有一个虚空。 这就说明,根本不能以凡夫心识前如是显现而成立实有,因为显现的只是一个假相。 比如一件毛衣分解成五百根毛线,看到只有这五百根毛线时,毛衣的相就消失了。 那么这一根根毛线是不是实有的呢? 每一根毛线又是由很多根丝组成,再把毛线分成一根根丝,见到只有一根根丝的时候,毛线的相也不见了。 所以毛线只是假相,本来没有毛线。 一般人会以错觉认为真的有一根浑然一体、没有间隙的丝。 但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见到一堆零零散散的毛尘。 此时,所谓的丝当下也不见了。 这证明丝还是假相,根本没有丝。 像这样只要可分,就不是实体。 如此,分至后后阶段,前前的法都不可得,就在当处彼将消失而不显现,如同分析幻化的城市。 器情万法无不如此,若对形形色色的世间,观察再观察,一切都成了如芭蕉般丝毫无实;分析内在的诸识聚,心王、心所,即此等从所缘上分析,也变成多类,最终得不到丝毫实有分。 由此将了知万法皆空的真谛。 只要去分,分到后后阶段,就知道前前阶段的法只是假相,实际得不到。 “就在当处”,比如将一个轮胎分成很多部分时,总体轮胎的相当下就没有了。 所以,就在当处它将消失。 “如同分析幻化的城市”,比如我们恍惚之间进入了一座幻化的城市,这里有一座一百多层、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很透亮的,有很多的男男女女,下面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这座幻化的城市有这样的特点:不观察时似乎实有,真正审察的时候,什么都得不到。 比如旁边是玻璃窗,不去触它的时候,好像真实存在,可是手指一触过去,什么都碰不到,这叫做幻化的城市。 其实,现实中的城市就是幻化的城市。 但是我们的实执习气太重,表现出的作用非常强大,所以处处都感觉非常真实。 如果我们身在大都市,有林林总总无量无数的显现。 不必怕,运用离一多因都能一概破尽。 人来了破人,车来了破车,看到商厦就破商厦,全部破光。 破到最后会发现,确实是一个幻化的城市。 这才知道眼前是一个虚幻不实的世界。 我们有必要对世界重新作审察,一审察就会发现得不到任何东西,只是如幻化的城市一般。 《辨法法性论》中说,轮回法都是无而显现。 如果是有而现,凡夫的心识就成了见胜义的正量,那应成凡夫不必费任何功力,就自然成就。 如果是本无而不现或有而不现呢? 也不对,因为没有任何现相,就无法安立轮回,无法成立起执、造业和感苦。 正确的认识是“无而现”,所以叫做“虚妄”。 这就是世间法的本来面目。 举例来说,假如面前出现了一个凶神恶煞,开始观察:从他的头一直分到脚,发现根本没有一体的凶神。 那有没有一体的器官呢? 再更细地分解,比如把心脏分成很多部分,只看到心房、心室,里面有很多血管、肌肉、黏膜等,此时总体心脏的相就不见了。 再深入地分解,只见到无数个细胞悬浮在虚空中,其他粗大的相荡然无存,不但心脏没影子,连血管、肌肉等也没影子了! 所以凶神恶煞只是一个假相而已。 器情万法都是如此。 对世间形形色色的法,只要不断地观察,一切都成了如芭蕉一样得不到丝毫实法。 南方有一种芭蕉树,看起来很臃肿、结实。 人们看到时都认为里面一定有东西,但是把芭蕉叶子一片一片地剥开,里面什么都没有。 同样,对此广大辽阔的世界,凡夫都认为是实实在在有的,实际上若把这广大的世界一层一层地分解,大到分一个地球,分一个星系,分十方世界;小到分一个家,分一间房,分一个碗,最终都得不到丝毫实法! 以上是分析外在的色法,下面分析内在的心法。 分析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或心所,可以从时间、所缘境上分。 若从时间上分,就会发现只是一个个前后不同的心,就像林荫道上从前到后排列的一棵棵树那样,这些体性不同的法不会成为一体,所以只是对很多个刹那识的积聚安立心王、心所总体的假名。 按照这样愈分愈细,最终分到无分刹那时仍然无法成立,这样就将内在心法彻底抉择成空性了。 由此会了知万法都是空性。 破诸法实有一体、多体的步骤:   在破一和破多当中,先破一,再破多。 由于“多”是由“一”组成,离“一”则无“多”,因此只需破“一”。 破“一”时,先破粗,再破细。 粗的色心二法,从方位和时间上分解,若可分,则不是一体;若不可分,则到了无分的微尘和刹那的层面。 因此,重点是破除胜义中实有无分微尘和刹那。 作观察时要按照这样的次序进行,首先破“一”,破除了“一”、“多”就立不住脚。 因为“多”是由“一”组成的,连“一”都没有,哪来的“多”呢? 比如草坪里有千千万万根草,因为连一根草都没有,而多根又是由一根组成的,因此就说:什么草都没有。 所以,重点是破“一”,而且须从粗到细地破除,粗大的“一”都确信不存在,最后就落到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上。 如果破除了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那就必须承许万法无自性。 破“一”时有一句口诀:“实一则无分,有分则非一。 ”一个事物只要分成多个部分,当见到一个个分散的部分时,这个事物总体的假相当下就消失,可见只是一个错觉。 因此可以断定,任何实法都决定是以不可分的状态存在,所以只需要观察无分的微尘和刹那是否实有,如果破除了这二者,那就抉择出没有任何实法,一切显现都是空性。 下面破除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简称“极微”和“刹那”)实有。 在破无分微尘之前,须了解两点:一、凡是粗显的物体都决定有方位上的部分(简称“方分”);二、物体彼此之间的相对是由缘起决定,丝毫不杂乱。 第一点、凡是粗显的物体都决定有方位上的部分。 我们眼前呈现的这个世界里大大小小的事物,每一个上面都有各个方位的部分。 只有这些部分互相配合,才能合成三角形、长方形等的形状。 如果它上面没有各个方位上的部分,那是绝不可能有什么形状的。 比如,你能想象出一只没有任何左、右、内、外等部分的手吗? 由于有各方位的部分、差别,才出现总体的一只手。 如果没有任何部分,绝不可能现出一只手的形象。 再观察五根手指,也是各自不同,有各个方位上的显现。 继续观察一根手指、一节手指,亦复如是。 所以凡是眼识前显现的事物都一定有方位上的部分。 比如一间房子,因为有方分,才能固定地前边开门,右边开窗等,秩序丝毫不乱。 无论多少高楼、多少房间、多少角落,都有各自所处的方位,各自又有上下、左右等方位上的部分,如此才形成了空间上无紊乱的秩序、差别和规则。 我们的身体也是各部分无紊乱地安住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也是个小世界,内、外、上、下等空间上的规则井然有序。 比如头在上、脚在下、皮在外、肉在里、五脏在内部,心、肝、脾、胃等也各就各位。 单是一张脸,上面长的五官都各有方位。 如果没有左眼和右眼的区别,怎么安立两只眼睛呢? 没有上额、两眼、鼻子、嘴巴、下巴等各住各位共同合成,又怎么安立脸部? 脸部无非是上面两只眼睛,中间一个鼻子,下面一个口等组成,各在各的位置上。 如果没有这些方位上的部分,那就无法组成一张脸。 因为如果承许这张脸是无分的一,那么所有的差别相都顿时消失,只有一个单独的“一”,分不出上、下、左、右等,两眼、鼻子、下巴、脸颊等全部合在一起。 这样无面目的“一”,什么形状也看不到,那就等于没有。 因此,凡是世间能见到的一切法,无论是人、是动物、是山河大地等,决定都有各方位的部分,否则就不会有显现。 如果承许万物上没有方分,就等于承许眼识前没有任何显现,顿时成为漆黑无形的世界。 所以凡是显现在眼识前的色法,都一定有各方位的部分。 第二点、物体彼此之间的相对是由缘起决定,丝毫不杂乱。 比如现在,我是以脸这个面对着前方,以后脑这个面对着后方。 我能不能做到脸既对着前方,又对着后方呢? 显然不能。 我转过脸来对着左边时,能不能又对着右边呢? 也不可能。 或者我斜过来四十五度对着东北方,能不能同时又对着西北方呢? 同样不能。 这里要观察到:空间上由缘起形成的彼此相对丝毫不会紊乱,比如我的脸和前方构成缘起,这时就成了脸这一面对着前方;我的后脑和后方构成缘起,又成了后脑这一面对着后方,其它左、右等也是如此。 这样的相对不会错乱。 也就是说,正对着东方不会成为又对着西方。 反证:如果一个面正对着东方,又成为对着西方,那应成对着一切方,导致一切方都成了东方;进一步,没有了其它方,东方也不能独立存在,所以东方也要消失,成了没有方;更进一步,若没有方,中间的也无法独自成立,由此成了空无。 懂得以上两点,破无分微尘就很容易。 以下正式破无分微尘:   我们对这个世界分析之后,会认为这个世界是由无分微尘组成的。 这样真实中只有无数个无分微尘安住在虚空里。 这些无分微尘各有其所在的方位。 比如一张纸,有四个角、中间等各方位的部分,因此就可以在各个方位上取到极微。 比如在西边的角上分解,分出的极微当然是住在西边,又在其他方位取极微,就有住在东边、南边、北边和中间的极微共五个极微取出来了。 中间的极微对着西边的面,能不能同时又对着东边、北边或者南边呢? 不可能! 现在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承许中间是无分微尘,另一方面又要承许它有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极微的四个面。 这四个面是一个,还是多个? 如果是一个,就必须承许东南西北是同一个方向,但这无法成立。 如果是多个,那就可分,和无分的承许相违。 这样一观察,就会发现根本没有实有的色法,任何物质都只是假相而已。 否则就会面临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承认由不可分(无方分)的极微组成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现量前有东南西北等方位,要承许中间的极微有对着不同方位极微的不同的面,也就成了可分。 总结:一、以宏观上物质有不同的方位和方分,推出有处在不同方位的极微;二、如果是有实体的物质存在,必定没有任何方分。 这样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自许相违。 这就证明一切色法都是空性,而不是实有。 凡是承许实有的宗派,都会面临无法克服的困难,所以都不能成立。 一、破无分微尘实有   在一个无分微尘的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各放置一个无分微尘,若中尘与六尘相对,则中尘可以分成六个面,而成为有分;若不相对,则成为一体,而无法堆成粗大的色法。 如此可断定无分微尘为空性。 如《唯识二十颂》云:“极微与六合,一应成六分,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   现在不必考虑粗法,直接落在无分微尘上观察。 这个物质世界在自己面前只是无数个无分微尘,这些无分微尘一个个安住在各自的位置上,这样只要在中间取一个极微,然后在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各取一个极微,对着中间的极微,就构成了矛盾。 中间这个尘跟六方的六个尘,要么相对,要么不相对。 如果相对,中尘就有分别对着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尘的六个面。 这时,能否承许对着东边的面等于对着西边的面呢? 比如伸出左手,掌心向上,不能承许这只手对着上方的面就是对着下方的面。 如果承许是一个,这样同一个面既对着上方又对着下方,显然不成立;或者应成上方等于下方。 同样,如果对着东方的面等于对着西方的面,那么这二个面就成了同一个面,应当既对着东方又对着西方,显然不成立。 或者须承许同一个面所对的西方就是所对的东方,这也不成立。 所以只能承许这两个面不同。 因此,须承许中尘对六尘的六面各不相同。 这样中尘就可以分成六个部分,和无分的承许相违。 如果有人说:中尘跟六方的六尘,根本不相对。 那就这样观察,空间里只要有两个物体,即成相对;单一物体,则没有相对。 比如我住在一间房子里,“我”以外其他任何东西都和我相对,只有我跟自己不相对。 所以,如果承许六尘跟中尘不相对,那就成为一体,所有的微尘都应当处在中尘的位置,融成一个极微,而不可能超过一个极微的量。 这样浩瀚太空里的无数天体就缩小成一个极微,此外没有任何法。 如前所说,分析粗大的世界,会发现宏观物体彼此之间都是相对的。 由于宏观上彼此相对,分到微观上的极微也彼此相对。 这样只要在各个方位上各取一个极微,它们彼此相对就不是无分,而不相对又成了全世界只有一个极微。 比如房间里十几个人,彼此之间都是相对的,这是由空间上的缘起而自然显现的。 如果根本没有相对,那就成了只有一个人,这当然不可能。 同样,中尘面对无数的极微,它们跟中尘是否相对? 如果承许相对,则中尘和不同方位极微对着的面就不同,由此就成了可分。 如果不相对,那就成了全世界只有一个极微,而没有任何其他的法。 总之,在一个无分微尘的上、下、左、右、前、后六方各取一个极微,如果中尘与六尘相对,它就可以分成六个面,而成为有分;如果不相对,那就融成了一个极微,而无法堆成粗大的物体。 这样就以理破除了无分微尘。 当我们由分解而见到粗法只是多个支分的积聚时,总体的假相就会消失。 因此证明可分的法都不是实法,而只是假相。 最后就落在观察无分的微尘上,这也以理推出不成立。 因而得出结论:一切从粗到细的色法都是空性,而无实法。 二、破无分刹那实有   观察相邻的两刹那的关系:   (一)两刹那接触   若二者只是部分接触,则在一个刹那上具有接触和不接触的两部分,应成有分。 若全分接触,则两刹那融合为一,无法形成心识相续。 (二)两刹那不接触   取一个刹那,它和前一刹那不接触,中间有空白段;和后一刹那不接触,中间也有空白段。 观察前一空白段的末位和后一空白段的初位,若两者接触,中间的刹那应成空白;若不接触,两者成为不同的两分,如此,中间的刹那和前者接触的部分,必定不同于它和后者接触的部分,应成可分。 因此,不成立无分刹那。 我们拿把剪刀来剪时间,一个世纪是一百年,按照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一年一年剪开来,完全是各自不同的法。 一年十二个月,也一月一月剪开来,是前前后后不同的十二个法。 一月三十天,又一天一天剪开来,是前前后后不同的三十个法。 一天二十四小时,再一小时、一小时剪开来,是前前后后不同的二十四个法。 像这样不断地剪下去,最后就成了前前后后有序排列的无数个不同的刹那。 有人说:在我的现量前,过去就是未来。 破斥:不能说过去是未来,或未来是现在、现在是过去,如果说现在是过去,为什么你不变成婴儿? 时间有一个箭头,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在我们的心前就是如此,不能错乱。 像这样,逐渐去剪,只要能剪开就不是实体。 如果是实体,会有什么妨难呢? 如果承许一天是实体,则须承许:晨光初露时,已经日落西山了,因为是一体;十二点钟吃午饭时,早饭和晚饭也都吃完了,因为是一体;心脏在跳第一千次时,就等于跳第一次时,因为是一体。 这样,时间上的秩序就乱了! 一切世俗事件的次序就全乱了! 所以,一天不能承许为一体。 同样,一小时也不能承许为一体。 如果一小时是一体,那么刚上课时就已经下课了,因为是一体的缘故,上课即是下课,但这谁也不会承认。 上课的这一小时是可分的,课堂里法师一直在说法,每分钟说的话必定不同。 如果是一体,那法师所说的都成一样了,甚至连嘴巴都张不开。 因为嘴巴张一下就已经不同于前面而不是一体了。 如果承许一体,就不会有动作,也就成了植物人。 所以可以不断地分时间,分到最终,只剩无分刹那,这时要观察:有没有实有的无分刹那? 有人说:无分刹那是真实中存在的法,以多个无分刹那组成长长短短的虚妄时间。 无分刹那的数量多,组成长时间;无分刹那的数量少,形成短时间。 对方认为,就像屋檐的水一滴滴地往下流,一个个的刹那密密麻麻地排下去,就组成了一段段的时间。 如果破除了无分刹那,就没有任何实有的时间。 下面再来观察相邻的两个刹那,所谓的相邻只有接触和不接触二种方式。 首先观察两刹那接触:要么是部分接触,要么是全分接触。 所谓部分接触,比如合掌时正面接触,背面不接触,这叫部分接触。 假如只是部分接触,那在一个刹那上就有接触的部分和不接触的部分,这样就可分为二分,和承许是无分的刹那相违。 如果是全分接触,那两个刹那融成了一个,不可能跑出来一点。 这样就没有相邻,因此所有的刹那都融成一个刹那。 因为如果不融成一个,就决定有相邻。 就像有很多人坐在同一排就有相邻;如果没有相邻,那决定只有一个人。 以上总的以理遮破了相邻的两个刹那的接触。 对方说:那相邻的刹那应当是不接触的。 破斥:以三个相邻的刹那为例来作观察。 不接触的意思就是两个刹那中间有间隔,即空白段,这样就有两个空白段。 观察左边空白段的右端点和右边空白段的左端点。 此二端点是一个,还是两个? 如果是一个,那这两个端点之间就成了空白,不能承许中间有一个实有的刹那。 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不同的两个,这样,中间这个刹那跟这两个端点接触的点必定是不同的两个点,也就成了可分。 这样就破除了无分刹那实有。 另外,还有两种破斥方法。 方法一(破两刹那不接触):凡是有心识都叫做有情,凡是无心识都叫做无情。 第一刹那是有情,中间空白变成无情,第二刹那又变成有情,之后又变成无情……这样就成了有情可以变成无情,无情可以变成有情,也就要承许有情可以变成石头,石头可以生出心识等等,这无法成立。 方法二:如果前一刹那实有不灭,则决定不可能生起后后的刹那,所以必然是前一刹那灭了,后后的刹那才起来。 这样,胜义中刹那既是实有,又有灭,自相矛盾,无法成立。 以上抉择了极微和刹那都是空性,由此,一切色心二法从粗大至极微、刹那之间,本来远离一、多,空无自性。 《如意宝藏论释》云:“此显现(有法)有事无事何者亦不成立,远离一体、多体之故,犹如水月。 ”   以上抉择了极微和刹那都是空性,断定了色法和心法从粗大到极微、刹那之间,都没有实有的一体。 既然没有一体,也就没有多体,因为多体是由一体组成。 就像如果得不到一个人,也就没有很多人。 以胜义理观察时,确实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楼房,没有人,没有车,没有米饭,没有衣服……既然没有一,也就没有多,当体远离一、多。 所以本来远离一、多,自性本空。 《如意宝藏论释》云:此显现本来是何者亦不成立。 意思是,总得要有个事物,才能说它是有或是无;现在没有“它”,还说有、说无、说这、说那,完全是废话,叫做戏论。 比如有一件毛衣,可以说毛衣多长、多宽、是什么毛、什么质地,毛衣被损坏了,可以烧掉了等等。 但对于龟毛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这些显现本来不成立,有事、无事亦不成立,所以是远离四边。 原来我们认为一切法都是实有。 现在通过观察,反过来断定正显现的这些法就根本无有。 所以说,此显现有事、无事何者也不成立,远离一体、多体,犹如水月。 一体得不到,多体也得不到,那到底是个什么呢? 一个事物,要么是一体,要么是多体,只有这两种存在方式,没有第三种。 如果一体不成立,多体也不成立,那就什么都不成立。 我们没观察的时候,糊里糊涂,想当然地认为是实有,毋庸置疑。 实际上,恰恰是自己最深信不疑之处,完全不成立。 如果已经直接破除了一体、多体,那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当然,虽无一、多,然可假立一、多,但假立的法没有任何自性。 比如伸出拳头,这是几? 是“一”,因为是一个拳头;是“五”,因为有五根手指。 怎么说都可以,按照各支分的手指来说,这是“五”,针对五个手指的积聚又说成“一”。 还可以说是“十五”,因为一个手指有三节,按指节来说,就是十五。 如果再按细胞的数量来说,那又是“无数”。 “一”是假立的一,“多”也是假立的多。 既可以从“一”上根据它的差别分出五个、六个乃至无数个,又可以把多个的积聚假立为“一”。 我们这个房间里有“几”个? 因为都是假立的,就可以任意说。 可以说这是“一”,整个房间连同房里的人叫做“一”。 也可以说是“二”,里面的有情是一份,无情是一份。 又可以说是“三”,因为有前面、中间和后面。 还可以说四、说五、说二十,乃至说无量,就看你怎么安立。 可以把多个法(或支分)的积聚及多个刹那的相续都安立成“一”,也可以对于“一”按照它的差别分成“多”,这叫做假立。 如果是实有的一和多,那就不能改变,它不观待其他而为“一”,不观待其他而为“多”。 其实,所谓的“一”和“多”都是观待而有,全是假立,而不是实有。 以上抉择了色法和心法远离一体、多体。 诸法当中,还剩下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 其中,不相应行法,只是观待色法和心法的分位而安立,既然色法和心法远离一体、多体,观待其分位安立的不相应行法,更不会有一体、多体;无为法只是对有为法的否认,除此之外别无自性。 万法可以归类为色法、心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这几种,后两种法离色法和心法外并无独立自体,所以主要须破前二:色法和心法。 不相应行法是观待色法和心法的分位安立的。 它是事物上的分位,连事物本身都不成立,哪里有事物的分位独自成立呢? 比如一朵花有开放、安住、凋谢等不同的阶段。 如果这朵花本身没有,怎么会有它的阶段存在呢? 所以,不相应行法不成立。 无为法只是对有为法的否认,因为它是观待有为法而安立的,离开有为法不会独自成立,所以没有自性。 由此,有为法、无为法都不成立实有一体。 一体不成立,多体也就不成,诸法若有自性,决定只有一体、多体两种方式。 由于诸法远离一体、多体的缘故,就了知诸法是空性,无有自体。 补特伽罗(人)无有自体,叫做人无我;法无有自体,叫做法无我。 只有认识到胜义中“一”和“多”都是空性,无有自体,才容易理解圣者不可思议的境界,根本不是凡夫实执的境界。 凡夫的实执习气很重,由此变现出来的事物也都看起来特别坚固,所以一不是多,多不是一。 这样坚固执著,在凡夫心识前就处处不能融通了。 一不能融通多,多不能融通一,大不能融通小,小不能融通大,都是由实执习气导致的。 但是,到了地上菩萨的境界,这些都要变,出现的是超越世间的境界。 比如一尘中有尘数刹,以常识看来,微尘是小、是一,佛刹是大、是无量,小不能包容大,一不能包含多。 但是在佛菩萨的境界里,凡夫认为对的,其实都是错的;认为有矛盾的,其实一点不矛盾;执为是正量的,其实百分之百是非量。 凡夫执著诸法实有自性,自然一不是多,小不是大,长不是短,彼此矛盾。 诸佛安住于无分别智的境界,万法一味,现前了事事无碍法界,一多相即、延促同时、广狭无碍。 以大成就者不可思议的显现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阿底峡尊者把身体融入泥像的模子中,米拉日巴曾经融入牛角,牛角并未变大,尊者的身体也未缩小。 这些都是证悟空性的表现。 须知,实相中本来无有一、多、大、小等自性,于一法不成的空性中可以无碍显现一切。 《中观庄严论释》中云:“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见。 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 ”   凡夫执著诸法有自性,认为有实有的一多、小大、长短等,为实执所拘,自然不能圆融。 一不是多,小不是大,长不是短,彼此矛盾。 其实,一、多、延、促、广、狭等,本来无有,万法是一味的真如。 在证入事事无碍的法界时,随拈一法都是真如。 “一多相即”,一可以含容多,多可以摄入一。 “延促同时”,一刹那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刹那。 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十方刹海不隔毫端”,这些就不是凡夫心所能测度了。 以大成就者的示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阿底峡尊者把身体融入造小泥像的模子中。 以我们的想法,在尊者面前模子很小,尊者身体很大。 他把身体硬挤进模子里,然后我们说:尊者您请当心! 别钻不出来。 或者恶作剧般地在模子上安一把锁,尊者就出不来了。 不可能是这样。 实际上在阿底峡尊者面前,身体和泥像的模子平等是空性的。 米拉日巴曾经融入牛角,牛角没有变大,尊者的身体也没有缩小。 这根本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开始是很大的身体,慢慢缩小,缩到牛角里去了。 这都是现证空性的表现。 所以,须知实相中本来没有一、多、大、小等的自性,在一法不成的空性中可以无碍地显现一切。 这些在登地之后就开始出现了,到了一地本事就大了,一刹那当中了知前后各一百劫,不动本处就能分身去一百个佛刹,一刹那中为一百个人说法。 一地以上,功德地地增胜。 为什么说佛的境界最不可思议呢? 比如佛是圆音说法,一个音声里含有无量音声海,而且以一个音声说法,无量有情都随类而得解,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到了佛地已经登峰造极,在一法不成的空性中可以最极自在地显现。 因此,一年以十二个月分,一个月以三十天分,一天以二十四小时分,一小时以六十分钟分,这样分析下去,最终将到达不可再分的最短刹那,称之为无分刹那。 此即是时间的边际,构成时间的基元。 一年以十二个月来分,一个月以三十天来分,一天以二十四个小时来分,一小时以六十分钟分,这样分下去,最终会到达不可再分的时间终极状态,称它为无分刹那。 这就是时间的边际,构成时间的基元。 名言中分析到最终的究竟量就到此为止,不能再分下去了,一过去你就会失望。 分到无分的微尘、无分的刹那为止。 对于无分刹那,不分析,仅仅安住时间的最短边际;再分析,就成为虚空,得不到任何事物。 因此,凡是承认时间方面的安立,到无分刹那为止,就不能继续再分,一经分析,就像盗贼步入米拉日巴的山洞那样,除了失望之外,不会有任何所得。 如果想进一步探求,这无分刹那一分析,就到了自性本来空寂之中,这时便触到了诸法本源的究竟处。 所以,经中“万法如芭蕉”,是针对“逐步观察最终成为空性”而宣说的。 对无分刹那,若不分析,就安住在时间最小量的终极上;若再分析,则成为虚空,得不到任何事物。 为什么说万法在胜义中是空性,就是这个道理。 最终都成了空性,并不像内外道的实事宗认为的那样,胜义中还有无分微尘、依他起识或者外道说的神我、自性等。 他们心里一直执著最终有不空的事物存在,或者要有实有的显现之源才能显现万法。 他们都还落在实有的观念里,因此都叫实事宗。 中观派对此一概破尽,否则就无法信解万法皆是一味的空性。 因此,凡是承认时间方面的安立,到无分刹那为止,就不能继续再分。 一经分析,就像盗贼进入米拉日巴的山洞一样,除了失望之外,不会有任何所获。 譬如,盗贼看到一个修行人住的山洞,晚上就去偷,他想:好一点,可以得到半两金子;差一点,如果是个穷喇嘛,起码可以得到一斤酥油、一张羊毛毯。 这样抱着有所得的心理,进了米拉日巴的山洞,左摸一下,右摸一下,摸了半个小时,什么都没得到。 不甘心地想:是不是在墙洞里或老鼠洞里面藏着? 又到处去摸。 摸到天亮,依然什么也没得到。 比喻意为,器情世界若分析再分析,除了失望之外,不会得到一丁点儿的东西,所以叫“不可得”。 如果想进一步探求,这个无分刹那一分析,就不存在了,那触到什么? 就触到自性本来空寂之中了,这时便触到了诸法本源的究竟处。 这是往甚深的方面探求,最终要触证空性,到达诸法本来空寂当中。 这里面没有丝毫可得。 用分别心在虚空里抓,什么都抓不到! 所以,佛说:万法如芭蕉。 是空心的芭蕉! 开始误以为那么大的芭蕉树,里面肯定能得到一点东西,但是一片一片的叶子剥开来,最后“空空如也”,什么也没得到。 现在,用智慧逐步地观察山河大地、男女老少等器情世间,最终都成为空性。 发布时间:2020-12-10 09:11:1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5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