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听达真堪布讲“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公案 内容: 今天讲《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得金色身》。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舍卫城是古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佛的很多故事、公案都是在这里发生的)的时候,城中有一户下等种姓的人家(印度以前非常重视种姓),生下了一个女孩儿,这个女孩儿相貌特别难看,具足了十八种丑相。 她的父母非常忧愁。 虽然是自己亲生的,但是这孩子太丑陋了,没法让别人看。 父亲说,干脆把这个孩子溺死,然后再拿去喂狗。 孩子的母亲不同意,说:杀人是很大的罪业,天理不容,不能这样做。 她也是我们的孩子,不能这样狠心。 等她长大了,能自力的时候,再把她赶出家门。 孩子的父亲听了,想来想去,最后同意了。 他们把孩子关在家中,悄悄地喂养,不让任何人知道,也不让任何人看见。 世间人就是这样,这有什么呀! 到了她能自力的时候,父母就把她驱出家门。 孩子到处流浪,四处讨饭,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染上了严重的麻风病,辗转呻吟,痛苦难忍。 麻风病在当时是无法治愈的病。 阿难尊者在舍卫城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生起了无比的悲心,然后到她面前,温和地问道:你是谁呀,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呢? 孩子虽然很痛苦,但神识是清楚的。 她说:阿难尊者,这是我前世的业力所感,所以才成这个样子,祈求尊者消尽我的恶业吧! 尊者悲愍地安慰道:不要担心,我教你行善,你可以靠善业的力量,来消尽自己的恶业。 阿难只有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的父母、亲戚、周围的人遇到困难,遭受痛苦,业力现前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这样帮助他们,让他们行善,靠善业的力量可以消除恶业。 恶业消除了,恶果自然就结束了。 火熄灭了,烟自然就消失了。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以后就不用再感受恶果了。 给他们吃、穿、用的东西,或者帮他们寻医问药,通过各种方式治疗,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最终业力还会成熟,这个恶因还会发芽结果。 这个女孩很有善根,知道是自己的业力。 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怨这个怨那个,怨父母,怨周围的人,认为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才这样的。 肯定会这样的。 但是这个女孩子没有这样,她认为这是自己前世的业力所感,是自己的业障,是业力现前了。 她很有智慧,还知道向阿难祈求。 阿难尊者也非常有智慧:你不用担心,可以用佛法解决。 我也经常跟大家讲,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方法。 生活、心灵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佛法、通过修行解决。 这个女孩长相那么丑陋,生活那么艰苦,还染上了那么严重的疾病,但是阿难可以教给她解决的方法。 阿难到别的地方找来了一些麻油、香、花,然后带这个女子到佛的发塔和指甲塔前面,让她供灯,供香,供花。 她也非常有善根,虔诚地供灯,供花,供香。 这个时候,给孤独长者也来到了佛塔前,看到这个情景,就向阿难询问。 阿难尊者给长者讲了整个过程。 给孤独长者看她非常可怜,连衣服都没有,就给她买了衣服。 这时,佛祖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亲自降临到女孩面前。 丑女见到佛三门寂静、相好庄严,非常殊胜,立刻对佛生起了极大的信心。 她心想:我供养了佛的发塔和指甲塔,功德很大。 但最殊胜的是我亲眼见到了佛,多好啊! 她将给孤独长者给她的衣服供养给佛陀。 佛陀非常慈悲地摄受她,她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在欢喜当中去世了。 她死后立即转生到当地的一位商主家。 因为她供养了佛陀,对佛的色身生起了欢喜心,所以立即得到了人身,而且相貌庄严,身色金黄,父母给她取的名字叫金色。 商主一家用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她长大。 金色长到七岁的时候,对佛生起了无比的信心,于是想出家。 征得父母同意后,她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了。 出家以后昼夜精进,很快灭尽了烦恼,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成为了一位具有大神通的阿罗汉。 她用神通观察自己的前世因缘,知道阿难尊者对他的恩德非常大,如果她没有遇到阿难,阿难不教给她这个方法,她还要继续六道轮回,继续感受果报。 是阿难尊者把她从恶劣的命运当中解救出来的,她对阿难尊者特别感恩,天天恭敬、供养阿难尊者。 众比丘、同修道友知道以后,都到佛陀面前请问佛陀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其实那些比丘大部分都是罗汉,都有神通,也不用问。 但是为什么每次都到佛面前问,让佛回答呢? 这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后学者。 佛仔细地给大家讲这些缘由和经过,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后学者。 世尊问:你们还记不记得曾经在舍卫城有一个特别丑陋,具足十八种丑相的乞丐女子? 因为那个女孩太难看了,当时谁都知道,所以众比丘都说:知道啊,丑得无法形容。 世尊说:当时她供养我的发塔和指甲塔的时候,我亲自去了。 她见到我以后,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和欢喜心,并在信心和欢喜心中去世。 后来她托生在当地的大商主家,身色金黄,非常不可思议。 众比丘又问:请问世尊,她造了何种业,而成为具足十八种丑相的贱女呢? 世尊说,这是她往昔的业力成熟。 很早以前,娑婆世界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佛经里很多公案都和那个时候有关系)。 那时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施主家有个女子,长大后对迦叶佛的教法生起信心,经过父母同意后出家了。 出家以后也修行了,但是没有取得成就。 她的个性刚强,恃财好胜,习气厚重,经常恶口骂人,到处说贱人、丑人等等不悦耳的话。 她出家以后持戒还算清净,一生中修持梵净行。 她临终的时候发愿:虽然无成就,唯以出家修持梵净的功德,愿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能够出家得到罗汉果位;也愿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 她将出家持戒的功德如此回向了。 后来她遇到了阿难,死后又投生为人,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然后证得了罗汉果位。 这都是那个时候的因果。 这里有善业,也有恶业。 她到处说贱人、丑人等恶语,这些恶的果报先成熟了以后,她一生当中修持梵行的功德和善根后来才成熟,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我们也经常说什么胖子、瘦子、瘸子、大头,这些也会造很大的恶业。 善恶主要在于心,若是以恶意说这些恶语,说别人的过患,说这些不悦耳的话,肯定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身、口、意三业,意业是最重要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也许是善,也许是恶,也许是不善不恶。 我们在语言和行为上,也有善、恶,或不善不恶,但主要是看发心,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 心不善不恶,言语和行为也是不善不恶。 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 善业、恶业都在意念当中,要保持正念和善念,这个很重要。 这就是金色比丘尼的公案。 这里也讲了善恶因果,有善也有恶。 做善业的功德利益非常大,做恶业的后果也非常严重。 大家要明白善恶的标准,取舍善恶,好好地断恶行善。 摘自达真堪布仁波切《百业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0-12-09 18:46: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5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