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佛人最大的问题之一:妄学大菩萨身份! 内容: 印光大师《复胡宅梵居士书》:观来书,可谓发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 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有语病。 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二者当以不分亲疏为是。 然利他正一愿而已,自利则必须竭尽心力。 则自利一边,何可以淡,而妄学大菩萨身分也。 这位胡居士给印光大师来信,表达自己要发大菩提心、普度众生的愿望,但是他这封信里边,有个问题让印光大师发现了。 发现什么呢? “自利心淡,利他心切”,这个话有问题了。 我们知道佛法学习、修行,都是从基础,一步一步提高,逐渐到了高级。 我们知道有人天乘、有小乘、有大乘,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没有基础,自己修行不得力,是谈不到利他的。 佛法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世尊在《妙法莲华经》里面,专门对阿罗汉讲了这个问题。 世尊告诉他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是很高的成就了,引导他的弟子修四谛法。 慢慢成就了以后,在机缘合适的情况下再告诉弟子们——阿罗汉只是个中间站,是化城而已,不是究竟,不是根本,不是最终的归宿。 而应该由此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回小向大,像菩萨那样承担起普度众生的责任,广学诸法,发出大心,普度众生,最后圆成佛道。 佛法修行,它的次第非常清晰明了,但是后世学佛人往往把佛法看轻、看易了,以为我们现在读了几本佛经,看了几本佛书,我们就差不多了,我们就能够像佛菩萨那样,广利众生了。 这些呢,是自己意识中间的妄觉,其实是做不到的。 即使勉强去承担起这个责任,我们就会发现,就像瘸腿的板凳,它是放不平的。 我们有许多不足,不能够去承担菩萨这样的责任——做一做,要不就烦恼了,要不就伤害了别人了,要不就把方法理解错了,要不就把事办砸锅了。 所以印光大师告诉他,恐怕还得把“自利”这个事拿起来啊! “自利”这个事不抓起来,恐怕没用,后面发菩提心的事,其实是空谈。 而且现在这些学佛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都在妄学大菩萨身份啊! 都以为自己是大菩萨,都在妄学大菩萨。 然后呢,做起来又没有大菩萨的能力,没有大菩萨的智慧,做的是非常糟糕。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佛祖、印光大师这些祖师们的苦心,不要好高骛远,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事办好,把基础打牢,把五戒十善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逐渐规范好,把我们修行的功课做扎实,把身心彻底改变了,就不得了了。 慢慢地我们随缘做一些善事,逐渐提高自己。 当我们具备了菩萨的能力了,我们也可以像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这些大菩萨们一样,慢慢地做起来,慢慢地承担起责任来。 一定要明白,这是有次第的,不是我们想当然就可以的。 发布时间:2020-12-05 20:15: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5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