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苏东坡见到六祖真身后痛哭,顿悟一生颠沛的前生后世! 内容: 苏东坡见到六祖真身后痛哭,顿悟一生颠沛的前生后世! 编 者 按《楞严经》云:【幻妄称相】,又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幻化,都是浮尘,一生颠沛,多生流离,都叫假名,那真的是什么东西? 真的就是一个拳头,缠绕生死,是非黑白无非舒拳为掌,都是一只手的妙用,有形无形无非一念。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 ”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 ”苏辙抚掌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 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 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 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 ”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 ”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 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后来写信给云庵说:“戒和尚不怕人笑话,厚着脸皮又出来了,真是可笑啊! 但既然是佛法机缘,我就痛加磨砺,希望将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不胜荣幸了。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就是前世因缘所致。 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 ”陈衍说:“是僧衣。 ”哲宗笑之。 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苏东坡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象都曾经亲身经历过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 ”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 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 ”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憩。 大约元祐初年,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 苏东坡点头不语,黄庭坚却根本不相信,老者对他说:“你到涪陵时就会有人告诉你。 ”黄庭坚认为涪陵是被贬的官员才能去的地方,自己怎么会去呢? 后来他果然被贬到了涪陵,几次梦见一女子托梦告诉他前世之事,方才不得不相信先前老者所说的话。 这五戒和尚又是何人呢? 据说他一目失明,还有一师兄叫明悟,五戒因为一念之差,同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奸淫之戒,结果事情被已经有神通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难当,便坐化投胎去了。 明悟已经预见五戒下一世可能谤佛谤僧,这样可能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 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 苏东坡刚开始时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离不弃地追随左右,苦心劝化点悟于他。 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轮回之说,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卒,徽宗登基,流放海南的苏东坡终于遇赦北还。 苏东坡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活着重回大陆。 归途中,他拜谒了广东韶关曹溪南华寺,与主持明老和尚一见如故,受到热情款待。 白发萧疏的苏东坡在这里见到了六祖的漆储真身,惠能神色安详,端坐于塔中。 他在祖师面前顶礼膜拜,不禁老泪纵横。 苏东坡感慨万千,写下《南华寺》诗: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 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 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 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 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此刻在南华寺,苏东坡似乎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一生修为,颠沛流离,冷暖自知。 自己沉迷宦海,虽名冠天下,到头来,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今天,自己要用这曹溪祖庭的清泉,洗尽心中对浮世荣华的贪恋。 《南华寺》诗句平淡无奇,可视为老诗人身处佛教庄严气氛下的感慨呓语。 但苏东坡在诗中直认自己是转世的修行人却又留下话柄,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所谓苏东坡母亲梦见和尚投胎,苏东坡前生是僧人,苏东坡是“五祖戒和尚”转世,种种传说似乎都合情合理了。 《居士传》说苏东坡:“此吾往生公案也。 ”《中国佛学人名辞典》说苏东坡“尝言前生是僧,临终前嘱咐家人在他死后要以僧人之礼葬之。 ” 苏东坡俨然已成在家和尚也。 请点击下面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发布时间:2020-12-05 09:04:4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4:5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