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两亿人欢呼吧!国家正式宣布!! 内容: 01我是头条君。 “没有二维码,就不配做一个人吗? ”这是我昨天读到最尖锐的一条网友留言。 最近,在湖北宜昌。 有网友爆料,一名老人独自冒雨来交医保,但因为只带了现金被拒。 现场的工作人员回应道:这里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视频中,白发苍苍的老人,想说些什么,但动了动嘴唇,又什么也没说。 她也许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代她在手机上缴费的亲戚。 那一刻,老人落寞无比。 (图片来源:沸点视频截图)但最让人唏嘘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些网友的评论。 有人说,具体的办事人员,也有自己的难处。 不错,当地也许是有规定,但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拒收。 法律早有明文规定,你为难一个年迈的老人,真就理直气壮吗? 有人说,在缴纳医保前,老人的孩子就不能教教她吗? 这句话冰冷又残酷,生活艰难,有几个子女能够日日陪伴在父母身边,更不用说其他。 真正应该被责备的,是对老人办事不便的刻意忽略。 所有的老人都曾是少年,但不是所有的少年都会理解老人。 生命两端从来是不平等的。 3岁的孩子打碎了一只杯子,可以只会被笑着责备太淘气。 但80岁的老人,没有微信,不会用智能手机,在这个社会,可能就会被淘汰,直至被歧视。 02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疫情以来,老人因为不会用微信,不会用智能机,处处受阻,这样的新闻越来越多了。 健康时报,曾经记录下一位老人在北京艰难的求医经历。 由于牙痛难忍,儿子将她从老家接来北京做种植牙。 儿子工作非常忙,老人执意不让孩子请假陪她去医院。 但她直奔医院后,发现没有提前网络预约挂号,根本无法就诊。 儿子下班后,耐心地帮她注册网络预约挂号信息。 却又发现,他们想预约的医院放号时间是中午12点。 他们折腾了好几天,才约上号。 但系统又要求,进入医院大门前,必须先扫健康宝,填写手机上的表格,量体温。 老人年龄大了,表格里的字看不清,可能填错了,一直不能显示工作人员要的那个页面。 尽管她两次挂上了号,还是进不去医院。 最后,迫于无奈,儿子只能专门请了假,陪老人去看了门诊。 疫情期间,完善相关信息,高效管理人员流动,当然没有错。 但让老人被一个二维码,或是一个健康宝难住,就是完美且正常的吗? 科技作家吴军,在《浪潮之巅》中说: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 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 然而,就算竭尽全力,有些老人也真的赶不上了。 他们已经被此起彼伏的浪潮拍倒。 03是的,这个社会正在一点点抛弃老年人。 许多设计和行动的初心,也许并无恶意,但事实上,他们还是选择了对老年人视若不见。 尤其是在这个手机支付已经普遍的时代。 沈阳,一个奶奶推着三轮车,在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叫卖。 老人82了,弓着身子,逢人就推销车上的小零食。 问她为什么还出来赚钱,她说不干活,没收入,没老保。 她每天推着三轮车,早出晚归,跑来跑去,就希望赚点棺材本。 这样一个忠厚、勤恳的老人,被骗了。 有个女的,买完东西,问老人要收款码。 老人弄不明白手机支付。 码拿出来,看着她比划一顿。 等她弄完了,要走的时候,才扭头问了句:“姑娘,好了吗? ” 那人答应一声:“付了,一会就过去了。 ”实际上,她一分钱都没打。 坏人骗了钱就走,老人发脾气都找不到地方。 骗子把老人的心给伤透了。 老人摸着二维码,又放下,哭了。 “那女的心真狠。 我们赚点钱不容易,干嘛骗我呢。 ”网友也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位爷爷在大学门口卖糖葫芦。 披星戴月,赚点养老的钱不容易,结果钱没赚到,爷爷一个月要赔两千多。 就因为爷爷不懂手机支付,很多人欺负他。 不给钱,或者给一毛,还有给一分的。 这些老人以为摆摊,赚点钱,就能换来生活的尊严。 结果,社会在他们面前竖起了大山。 被骗。 被欺负。 被时代的列车抛弃。 他们无所适从,迷茫,战战兢兢。 他们已经看不懂这个社会了。 谁都有变老的时候,你欺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嫌弃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骗他们,于心何忍? 不怕遭报应吗? 不要欺负老年人。 看过这样几个心酸的事例。 没有智能手机、不会网络购票的大爷,因为车票在网上卖光了,坐在地上,一筹莫展。 还有位爷爷,陪老伴去医院,他想租辆轮椅,让老伴坐着。 但轮椅需要手机支付,爷爷不会扫码,只好把老伴背在身上,踉踉跄跄地走去挂号,看病。 网友说,自从饭店开始二维码点菜之后,爷爷就再也不敢自己下馆子了。 无现金时代,移动支付,给诸位带来的便利,给商家带来的财富不需多言。 只是,当我们习惯了扫码支付,忘记了上一次摸现金是什么时候,请等等掉队的老人。 04好在,国家已经看到了问题! 市场不能自动解决的,只能由国家出手! 11月24日晚,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缩小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通知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各种方式拒收现金,在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应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 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加强创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 今晚,2. 5亿中国老人要开颜一笑了,他们终于切切实实感知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怀,社会对他们的眷顾! 是的,今天,我要为这项政策点赞,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温情和善意,体现了对某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调的否定! 毕竟,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他们对待弱势群体的良心,我们的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要留心一下暂时跟不上的人,让他们也能够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毕竟,一个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调的社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梦魇。 今天在这个领域你是强者,喊着让没有健康码的老人下公交车,或许到了另外一个领域马上成为弱者。 毕竟,面对在这场博弈中的落败者,面对那些处于网络劣势的老人,如果老人可以这样被抛弃! 那么被抛弃的,也终将是未来的你我每一个人! !05网上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明白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我也明白这个社会的因果关系,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置身其中。 这是一个高速奔跑的年代,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保存温情和耐心。 网络上,有个说法很扎心:两亿中国老人,走失在二维码里。 对不起,二维码不为他们服务。 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 5亿。 但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刚刚超过6000万人。 而在农村,至少一半的老人,没有接触过智能手机和微信。 他们不会扫码,被二维码一次次的为难。 这个世界,走得太快了。 你在高楼看风景,而许多老人依旧在深沟。 他们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忘。 智能时代的意义,不只是让大多数人受益,也应该不让少数人被挤下这趟公交车。 希望社会的设计能够继续完善,所有老年人,在他们惊慌失措时,能有人帮帮他们。 不要觉得,这是和你毫无关系的议题。 那些不知道怎么办的老人,可能是你的父母,是你的亲人。 他们今天因为手机而遭遇的困境,也可能是几十年后,你可能遭遇的难题。 让没有手机交不了医保的消息消失;让那些因为变老,而遭遇种种社会性不便的老人们,在新闻中再也不见。 发布时间:2020-11-26 20:15:5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06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