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帮助最贫苦的人,和供养佛一样有功德 内容: 助人与供佛无差“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 ”善德菩萨自己听了维摩居士所说的法,就心得清净。 一个人学佛第一步,就是要心念清净,这很难。 大家学佛不管多久了,此心能够常清净吗? “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 ”善德菩萨当时得了利益,心得清净,就跪下礼拜维摩居士,把身上挂的很贵重的璎珞珠宝,解下来供养维摩居士。 当时印度规矩,身上挂了许多宝贝,你看菩萨的塑像,身上都挂满了,中国就不挂,风俗不同。 可是维摩居士不肯接受。 “我言:居士! 愿必纳受,随意所与。 ”善德菩萨就求维摩居士接受珠宝供养,而且随便他怎么处置。 再说一次,古代居士同法师地位是并行的,年高有德,悟了道,学问好,相貌庄严,样样条件具备,才够得上称居士。 现在有些年轻人给我写信,都自己称起居士来了,我看了就往边上一摆,一点道理都不懂,不管他信里写得再客气也都没有写通。 “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 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 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樱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善德菩萨说,维摩居士见我那么样恳求,才接受我的供养,拿到手就分成二份。 首先拿一半供养给法会上最穷的穷人。 另外这一半,维摩居士把它供养给他方世界的难胜如来,这是八十八佛中的一佛,最殊胜的佛。 当时在场的大众,马上看到上方出现光明国土的难胜如来,维摩居士供养在佛身上的璎珞,这时变成了四根柱子搭起的宝台,这宇宙没有阻碍,大众都看到了佛国土。 这里不是述说神话,尤其你们出家的同学,更要注意这一段。 《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是佛法传入中国最早的三部经,你们要去看。 《四十二章经》有讲,供养十亿个罗汉,还不如供养一个缘觉,供养百亿个缘觉,还不如供养一个佛,供养千亿个佛,还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的道人,根据本经我说供养一个无心道人,还不如供养一个世界上最穷苦的人。 你看佛法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 佛法注重社会的救济。 佛法注重社会的救济在本经中,维摩居士在法会中供养一个最穷苦的人。 你能供养世界上最穷苦的人,就比得上供养一个佛。 所以不要搞迷信,为什么要烧什么、化什么东西? 这钱为什么不能拿去社会上多做一点好事? 这就是佛法的真精神! 因为你能供养下方世界这样穷苦的人,就等于供养了上方世界的难胜如来,上下是一样的。 往往很多宗教徒只会向上供养佛,对于社会贫苦的人理都不理,这根本不是佛法。 这里维摩居士作个榜样给你看。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维摩居士现神通,给众人看了他方世界佛土,又告诉与会大众说,假使布施的人,以平等心布施供养最下等的乞丐,所作的功德等于是供养了佛,是真正种了福田。 我常讲,学佛的人决不能起攀缘心,例如看到人时心想,也许这人用得着的,也许这人可以帮自己忙的,这都是攀缘心,要无条件的布施出去。 好像到过年时,有些同学想来供养我,名字也不写,红包往我桌上一放,我看了火就大,不可以这么做! 当然我很感谢你的诚心,但是我不需要,我要的是你能真的去学佛,真的行菩萨道,乃至把这点钱去社会上做些有意义的事都好。 我不是不要钱,我是最要钱的人,我要做很多的事,没有钱怎么做? 我宁可上课收费,出卖知识而不弘法。 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又有心学的人,不但不收一毛钱,还要帮他。 但是对有悭吝心的人,我非要他拿钱出来不可,即使勉强他,他不高兴我也要做,这是为了使他养成布施的习惯。 维摩居士接着说,能这样布施,等于大慈悲,不是为了求果报才去法布施。 你一求果报,像是做生意的心理,就完了,是错误的。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时毗耶离城中有一个最可怜的人,看到维摩居士神通智慧的力量,听了他的说法,也发起了无上的道心。 要注意,现实的社会中,最富贵的人不会发心学佛学道的,因为他的环境没有痛苦,没有这个刺激嘛。 再者,富贵中人没有时间跟你学佛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的有钱人太忙,可以说他们一分钟都不得空。 不要说富贵的人,像我的忙碌你们就想象不到,有时眼睛在看东西,嘴里吩咐人做事,耳朵还听电话。 所以我最受不了讲电话长篇大论的不停,尤其许多女性都如此,两三句话就解决的事,非要拖着讲,这都是一种习气。 同样地,最下等人也不会发心跟你学佛,因为被生活痛苦所逼迫,心里没有一秒钟清净。 所以一个病到极点的人,你还要他念佛是外行空话,他念的只是痛,你先把他病痛解脱了,他才有时间和精神念佛。 你们这些佛婆婆佛妈妈去探病,不要乱讲外行话,病人痛得要死还能念佛的话,这个人也不用你劝了,他能把病痛丢得开,已经成功解脱一半了,他还要听你劝? 他不劝你念佛已经是客气了。 记住,布施下等人、困难中的人,同供养佛一样,这是《维摩诘经》上卷最末一段的精神所在。 自我测验,自利利他修行人要自我测验,自利利他。 一切善行,都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做起。 其实这当中,任何一点都很难做到,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你有十块钱,布施两块钱容易;你只有一块钱,布施一块半才难。 佛经说:富贵发心难,贫穷布施难。 不过真布施的人多半是穷人,因为世界上只有穷人比较同情穷人,自己不穷就不了解穷人的痛苦,所以真正的菩萨心肠,是在这种地方。 行、施等都是很难的,这些道理很深,不是一般随便说说而已。 见义就要勇为,毫不犹豫地做去,要修最慈悲的行为。 学佛基本要学慈悲,可是没有人真发起慈悲行。 不要说行为,心理转变都很难,这个功德不圆满,空性不会见得透彻,这也是呆板的道理。 本公众号的转载文章仅作公益性分享,除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 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内容转载自五台山。 推荐阅读▷洪水冲走12磅重的佛像,佛像竟逆流而上漂浮回寺院! ▷什么是护法? 每个学佛人都应该看看▷带你走进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殊胜得绝对超乎想象▷“吃肉”这件事不能小看! 一要还“肉债” 二要还“命债”▷最殊胜的法供养 | 清水福田供养五台山三宝! ▷儿子打断爹的肋骨,贫苦家庭的悲剧| 清水慈善为瓦房店市岗店街道送爱心物资添加清水居士微信fofa599(与您同修佛法,共证菩提)清水居士微信长按二维码添加佛说:“若为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 转发这篇正能量文章只要几秒钟,让更多人得闻佛法,即是法布施。 动动小手点个在看 发布时间:2020-11-21 18:28: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09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