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白了空性,才有面对现实的底气 内容: “我”其实是个假立的法,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综合体。 我们所执着的“我”与这个假立的法一定是相违的。 它是五蕴的聚集,是变化的、无常的。 通常我们能觉察到的无常,是粗大相续之无常,粗大相续之无常之所以能在世俗谛上存在,因为它是通过细微刹那之无常产生的。 相续是由刹那组成的,若是刹那当中没有变化,也不会有相续的变化;刹那变了,相续也就变了。 我们现在觉察和认知的只是宏观世界的变化,此外还有微观世界的变化;细微刹那无常是微观世界的变化,有微观世界的变化才有宏观世界的变化。 现在很多科学家也讲物质在产生的同时就息灭了,与我们通过逻辑去观察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 若是没有细微之变化,就不会有粗大的变化,粗大的变化源自于细微的变化。 所谓宏观和微观的变化,也可以说是粗大相续的变化和细微刹那的变化。 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在刹那刹那当中改变的,生死也是如此。 生死有粗大的生死,也有细微的生死;粗大的生死过程比较漫长,细微的生死就在刹那当中。 五蕴是多法,即可以分解。 五蕴可以分成五个,其中的色蕴又可以分成物质、身体,身体又可以分成头、脚等,头又可以再分成头盖骨等部分,头盖骨还可以再分……可见,我们是把很多法放在一起,然后在上面安立一个名称,就成了“我”,继而产生执着,实际上它根本不存在。 它是观待法。 上下、左右、好坏、有为法与无为法等,都是观待而安立的。 有为法观待无为法而安立,无为法观待有为法而安立;上观待下而安立,下观待上而安立;“我”观待“他”而安立,“他”观待“我”而安立……一切法都是观待的。 观待是什么意思? 如同“左”和“右”,就是一个概念而已,对我来说是“左”,对你们来说是“右”,其实不存在左或右,仅仅这样安立而已。 “上”和“下”也是如此,在地球这边是“上”,那边半球可能就是“下”了。 时间、位置、空间都是观待的,一切法都是观待的。 好坏、善恶、美丑也是观待的。 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绝对的长,也没有绝对的短。 就像桌子上的铃和曼茶罗,曼茶罗长,铃短;但是铃和杵相比,铃长,杵短。 好和坏也是观待的,对你来说他是坏人,对我来说他也许是好人——他伤害过你,所以你就认为他是坏人;因为他利益过我,所以我就认为他是好人;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空性,要破除“我”呢? 最后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当中变化,一切显现都很正常。 我们不能逃避现实,但是可以很好地去面对现实。 尽管我们不能改变,但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有变化了很正常,自己的心不受影响就行,这就是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97) 发布时间:2020-11-19 12:08:0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1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