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钱才好积福报,这是你对福报最大的误解! 内容: 我认识一个师兄,非常渴望求得福报。 他手上有点钱,就想着怎么布施好点福报才大。 想着救助病苦,点开朋友圈的轻松筹链接,发现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筹款金额,远远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捐个几十块,又觉得没有多少福报。 想着建寺弘法利生,所需花费更是天文数字。 哪怕捐个几百上千,也只是一点微薄之力,到底能有多少福报,自己心里也没底。 这个师兄愿意拿一两万出来布施,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福田:布施一两万就能带来巨大的福报,改变现世的命运! 但坦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很多时候,不是说你布施了多少钱就一定能逆天改命。 两三万砸下去,我们的命运就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吗? 真不一定! 不然的话,那很多人早就把命改了,毕竟两万、三万对很多人来说门槛并不是特别高。 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它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去完成一件事。 有钱当然可以去做利他的事,但如果忽略了善念的力量,单纯用钱换福报,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可取。 坦白说,追求福报的师兄,大多数都并不富有。 钱少,能做的善事就少。 能做的善事少,福报自然就有限! 但哪怕我们只布施了一块钱,如果心里存的都是真诚利他的念头,福报也会指数级地往上增长。 那怎么办呢? 每个人的心里都隐藏着无尽的福报,基本上动辄就是几十万。 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普通人谁能拿得出这么多去救一个人? 当然,哪怕布施一块钱都会有功德,但我们很多人在意的是布施一块钱到底有没有功德吗? 不是,我们在意的是怎么早点改善现世的命运。 很多师兄可能都了解过,有七种不花钱也能获大果报的布施。 有师兄看到不花钱这几个字可能会很高兴,但其实我要告诉你,不花钱的布施可能会更难。 这几种不花钱获大果报的布施里,一是眼施,眼施当然不是让我们把眼睛施舍给其他人。 而是用柔和、慈悲、善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身边的人看到你柔和、善意的眼光也会感到欢喜与温暖,这就是布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施是一个人善心自然而然的流露,是装不出来的。 有的师兄可能会觉得这个简单呀,我做得到。 但你自己可能都没注意,你的眼里经常透着不耐烦、不满、抱怨、嫉妒、怨恨,当然这也算“眼施”,只不过这种“眼施”带给人的是不安与痛苦,至于这种“眼施”会不会有福报就不清楚了。 二是颜施,颜施不是帅哥靓女的特权。 你碰到两个人,一个和颜悦色、让人如沐春风;一个拉着脸,像欠他钱一样。 哪个让你感到欢喜,哪个就在颜施。 当然,很多人心情好就和颜悦色,心情不好就给人脸色,这算颜施吗? 肯定不算! 哪怕心里有不如意,也依然给人以好脸色,这才是颜施。 颜施是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践行的一种布施,特别是对父母。 一个人能否得到孝顺的福报,通过他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来。 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让父母感到愉悦。 如果老是给父母脸色看,让父母心不安乐,孝心就得大打折扣了。 还有言施,说白了就是多说好话。 有人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经历了失败,你多说几句鼓励、安慰的话;别人做的好的地方,你多夸赞一下;别人遇到了烦心事,你去开导一下;别人对你有恩的地方,你多表示一下……这些都是言施。 当然,很多人做不到言施,反而在嘴上损了很多福报。 嘴上损福,是嘴巴的问题吗? 不是,其实是心出了问题。 有什么样的心就会说什么样的话,埋怨的心说埋怨的话,刻薄的心说刻薄的话,八卦的心说八卦的话,善良的心说温暖的话。 所以,不管我们是想少在嘴上损福,还是通过言施积福,最后都要回归我们的内心。 可以看出来,不管是眼施、颜施、言施,我们掰开揉碎去看,其实底层逻辑都是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反观一下自己的心,有没有抱怨、有没有嫉妒、有没有急躁…? 如果有的话,那离善良还是有点差距呢! 不少师兄都有这样的口头禅:我要去放生培福了,我要去诵经培福了,我要去行善培福了……你如果也是这样,说明你还没悟到福报的真谛。 福报不见得是你专门腾时间出来去放生、诵经就能积累起来的。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已婚的女居士,正在房间里诵经,几岁大的小孩没看到妈妈,哭着闹着要找妈妈。 觉得受到了干扰的女居士虽然心里烦躁,但还是忍着念完了经。 一念完,她就跑出房门,双手叉腰,指着丈夫骂道:你就不能管一下孩子吗? 打扰到我诵经了,知不知道? 她的丈夫自然是一脸无辜。 类似这样的现象太多了,很多师兄在放生的时候、在行善的时候,你看着他好像是个善人,但其实没在放生的时候、没在行善的时候,他就是个恶人,恶习一大堆。 各位,福报不是这么修的。 真正厉害的人,不用刻意去行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都是利他,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积累福报。 而我们大多数人,有空的时候挤出点时间去放生、诵经、行善,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觉得自己积了福,但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损福而不自知。 《骂意经》中,世尊曾经告诉大家:作百佛寺。 不如活一人。 活十方天下人。 不如守意一日。 人得好意。 其福难量《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也说:夫人祸福,随心而起。 心念善故,受报亦善。 心念恶故,受恶果报。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不是说我打了几年工,攒了几万块,把这几万块全部布施,过两年就能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回来,不是这样的。 钱只是我们用来布施的一个工具,钱只是我们践行自己善心的一个道具。 有了“好意”,不管钱多钱少,都能有大福报。 而如果没有一颗善心、没有“好意”,哪怕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都拿去布施,只怕福报也十分有限。 发布时间:2020-11-18 20:14:25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1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