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居士苦读楞严经8年,进入奇特境界!超度六位冤亲亡魂 内容: 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刘文化到北京去请经,住嘉兴寺,共一个多月。 文成和尚对他很好;还有个老和尚对他说:“开慧楞严,成佛法华! ”这样对刘文化的信心,就更加坚固了。 他回来的时候,在嘉兴寺打一堂斋,供供众,连请经,加来回坐火车,一百块钱还有富余。 他像唐僧取经似的回来了,大伙都很欢喜! 自从在北京请了《楞严经》之后,我们大伙,没事就看,得工夫就研究;可是里边有些很生涩的句子,还有一些名词,看几遍也不懂。 继续再往下看,还是不懂。 那时候因为附近没有知道佛法的,也无从去请问。 以后营口西边,有一个西大庙,里边有一位老和尚,我们都到那里去请问,他说:“经还能讲吗? 我只听说有念经的,没听说有讲经的。 ”原来这位老和尚,也是糊里糊涂的,和我们程度差不多,听他说这话,真像一个笑话! 从他那里请问了之后,他不明白,我们依然还是不明白。 没办法,还是继续往下看,不懂,继续又看了七八年工夫,对于内里的正文都熟悉了,对文里的条贯大义也渐渐明白了。 然而,所领会的意思,都不甚彻底。 前后文义虽熟,究竟也不明白他的宗旨在何处。 向来刘文化比我们都心诚,平素他就有个魔道劲,看不懂就在佛前磕头,跪在佛前求智慧,昼夜这样干! 佛法这件事情,看起来似很难,如果念头正,心理专一,把一切执着看得开放得下,也不很难,只要你有诚心,能长久的去行。 刘文化看《楞严经》看的像入了魔一样,往往整宿整宿的在佛前求,果然他得一种灵验! 有一天他在药铺里看《楞严经》,他的对面棹上坐着一位给药铺里管帐的先生,姓黄叫黄聘之。 他两个人相距很近,黄正在低着头写帐,刘文化看经像入定一样,心里豁然开朗! 眼看在亮光里,现出一种境界来:有山河大地,楼阁宫殿,周匝栏台,清莹澄澈,俨如琉璃世界一般;还有一些天龙鬼神,护法八部,手里各拿着宝杵,在虚空伫候着。 自己平素所住的这个污浊世界已完全看不见了! 刘文化觉得很纳闷很奇怪! 正在看得出神的时候,忽然来了两个鬼,而且这两个鬼还与刘文化认识。 原来这两个鬼,在世的时候,和刘文化都不错。 后来因为打地亩官司,他两个因为打输,气死了。 刘文化虽然官司打赢,可是为争一点地,气死两个人,自己想想没意思,很后悔。 于是把家庭交给他弟弟管理,自己出门访道寻师,开始禁绝酒色财气。 因为忌色的缘故,夫妻之间失和,他女人气死了,女人一死,还有一个小姑娘,也随着死了。 自此以后,刘文化觉得更伤心。 又没什么挂碍,就天天住在我那个药铺里,诚心敬意的看《楞严经》。 现在既然遇到这么一种境界,又看见来了两个鬼,不但不像生气那样,而且来到刘文化跟前跪下了,这时刘文化有点害怕的样子,就问:“你来有什么事? ”“请你慈悲! ”两个鬼说:“我们来求你超度我们。 ”刘文化想:既是要我超度他,必定不要我偿命了。 可是,他又犹豫似的对那两个鬼说:“我自己还没解脱,怎么能超度你呢? ”“唉”! 那两个鬼又哀求似的说:“只要你能答应一句,我们踏着你的肩就可以升天了。 ”刘文化想:既然不要我偿命,我答应一句,还能升天,这何乐而不为呢? 就顺口答应了一句,“好吧! ”两个鬼走过去,踏着他的肩膀,一齐都飘然升天去了。 不一会,他死的那个女人,怀里抱一个小闺女也来了。 这一次来,像先前那两个鬼一样,她来到跟前很喜欢! 把那个小姑娘往地下一扔,就磕头求度。 刘文化答应了一句,他女人和他那个小孩,也踏着肩膀升天了。 刘文化这时候很诧异,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忽然他过去的父母也来了,见了他很欢喜的,并没跪下,彼此说了几句话,也踏着他的肩升天去了。 对于这些境界,刘文化看的明明白白;所说的话,也记得很清楚,究竟也不知是如何一回事。 正在这样思量之间,忽然境界不现了。 屋子里寂然无声,肃静的很! 黄先生依然在对面的一张桌子上低着头写账。 不但眼里没看见什么境界动作,就是在心里也没想到有什么事。 转瞬之间境界不见了,他忽的站起来问:“黄大爷! (因为他岁数大,大家都是这样称呼他。 )你刚才看见了没有? ”“什么事! ”黄先生抬起头来,像发呆似的,反问了这么一句:并且又继续往下追问“我没看见,刚才怎么的啦! ”屋子里经过两个人这样一问一答,把一种沉寂的气氛冲破了。 黄先生因为自己追问的话,没得到刘先生的解答,也不再理会,依然低下头去写帐。 刘文化以为刚才的境界,黄先生也同样能看见,然而相反的,他却没看见,刘知道是自己的密事,也就默不发表。 后来,他把这些事情,都清清楚楚的私自告诉了我,当时我对他说:“这是破识蕴的工夫! 识蕴破了之后,往往就能看到这种境界。 在《楞严经》上不是说吗:“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灵,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 内外明彻,名识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 ”《心经》上也说:“照见五蕴皆空。 ”如果看经的工夫深,对五蕴上不起执着,遇到这种境界不算回事。 不过,对研究经的工夫,固然要专,可是;不要执着在这上边,如果有执着的话,就要入魔了。 ”当时我恐怕他入魔,又恐怕他起执着,就随便这样告诉他。 究竟他是否破识蕴? 是不是与经文的意思相符? 我因为那时还都在居士身份,也没去深加考虑,不过姑妄说之而已。 后来,刘文化对这件事情,始终也没再告诉别人,我天天研究《楞严经》的心,也益发坚固了。 到了一九一四年我还把外道思想,和佛教思想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阴阳妙常说”,有四、五万字,在上海出版,(将来大家发现可以把它烧掉)出了家正式研究佛经之后,才知道那时候的思想,是着于世谛。 不过那部书里,并没其他邪见,完全是以苦空无常,来显示大乘真谛的妙常。 如果外道人看过之后,很可能把他引到佛教里来。 发布时间:2020-11-09 20:15: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15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