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双十一将临,你是否面对“四大皆空”? 内容: 双十一即将来临,预售、定金、满减红包、直降红包…. .. 各大平台的促销活动不断翻陈出新,让你我应接不暇。 大家的购物车里是不是已被塞得满满的了? 为什么双十一前发誓绝对不买东西的你,还是在商家的“花式”促销下,情不自禁的买买买呢? 为什么“买买买”让我们开心? 其实,现在居家过日子,在双十一囤一些刚需用品是很必要的,也是能够被理解的。 但是过于盲目且非理智的“买买买”,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消费行为。 在这凑热闹般的、疯狂般的“买买买”背后,我们时候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买买买”能让我们开心? 是欲望在作怪吗? 还是多巴胺在分泌? 为什么我们很难控制欲望? 有些东西看似并不是很急需,但还是把它们放进了购物车且付了款,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买买买”的行为背后,在经济学中有一词叫做“禀赋效应”。 所谓“禀赋效应”就是指当你拥有某样东西后,你会有一种满足感,从而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 当你经过精心挑选,把商品放进购物车时,你会下意识的认为这个东西买来太有价值了。 当商家再扔上几个“打折”“促销”的“炮弹”时,你就彻底被“禀赋效应”了。 然而如果把这种“禀赋效应”再进行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也是一种欲望。 即使我们不是对此物品有着急切的需求,但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我们却是通过“买买买”的这种行为来满足自我,用物品来充实精神,用买东西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还有捡便宜等种种辅助心理,都是在不断地满足自我,从而造就了购物的欲望冲动,并实施购物的行为。 平衡“欲望”与“现实生活”然而,在每年的双十一结束,我们常常能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没钱了,这个月要吃土了”。 学佛人更是调侃自己说我已经“四大皆空”了! 人的一生中的欲望有很多,从世俗的角度来讲食欲、睡欲、情欲、权力欲、金钱欲、名利欲、自我表现欲等等。 有些欲望甚至不是用几个字就能概括得了的。 这么多欲望,我们该如何正确安利? 我们又该如何平衡欲望与现实生活的差距? 有些人看破红尘,隐形造迹,不再追求世俗的欲望,但却又多了份望与众生“与众不同”的欲望,希望大家觉得自己是“超凡脱俗”的欲望。 其实,这终究还是没能摆脱“欲望”。 放下便得自在! 当你觉得内心中要被种种欲求、情绪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当你觉得你可能因某种欲望变得不冷静的时候,你不妨深呼吸,试着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学会“少欲知足”“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能认识到,太多的欲望则带来痛苦。 生死、疲乏、劳累等种种烦恼,都是由贪欲引起。 如果能减少欲望,顺应因缘而不强作妄为,身心就会安闲自在。 不妨让你的身心内外都学会放下,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暂且都先放下,去体会生命本有的宁静。 如六祖所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当然,再在回归到世俗生活时,也不是完全什么都放下了,毕竟在世俗中生活,还是少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 我们可以试着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欲望,渐渐做到少欲知足,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真正的“四大皆空”如果能做到上文所述的那样,就能远离每年双十一让钱包“四大皆空”的担忧了。 从而趋向佛门所说的真正的“四大皆空”。 《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 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圆觉经》中说我们的人身便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组成的。 通俗说来,佛门所讲的“四大皆空”,便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放下对自身的执着,知道我们的肉身也是因缘生灭的,不可过于贪执。 也正是因为有了肉身这一载体,我们从无始劫以来的贪、嗔、痴、慢等烦恼才有了生发的地方,进而又在人世间造作种种善、不善、无记之业。 那么既然这人身的四大也是因缘生灭的,因这身体的产生从而生发的一系列附带产品,如相貌、身份、地位、金钱等,我们又为何非要执着在这些上呢? 这些东西的背后不仅是“生灭”的,更是“无常”的啊。 愿今年的双十一,我们皆能体会且做到真正的“四大皆空”,从而真正学会“少欲知足”、“放下变得自在”! 文章来源:上海玉佛禅寺您可以不信,但请谨慎举报、诽谤! 切莫让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背负因果! 感恩所有的善缘与恶缘! 感恩诸佛菩萨! 感恩虚空法界所有有情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 发布时间:2020-10-31 18:27:1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21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