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 | 稻秆经系列 · 171 内容: 稻秆经系列 · 171《佛说稻秆经》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 有是什么呢? “有”这个字在佛教里面叫作轮回,有就是轮回。 比如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整个的轮回,很多时候佛教里面就叫作三有,有就是轮回,轮回结束了,没有了,那就是解脱。 有我们的轮回,有我们的身体,有我们的语言,有我们现在有漏的这些一切都存在的时候都有的时候,这就叫作轮回,所以叫作有。 有是什么样子呢? 什么叫作有呢? 首先,“从取而生”,就是因为有了取,所以就诞生了有有在这个地方,具体准确地说就是造业,比如杀生、偷盗、杀盗淫妄,;另外,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没有空性见时,比如说持戒、布施、忍辱,所有烧香拜佛、做好事、行善,这都叫作有,这就是让我们下一世投生到人间或者是天界,所以这也是有。 善业和恶业叫作有,但是平时“有”这个字它不是善业和恶业,善业和恶业的果叫作“有”。 比如说六道轮回是善恶的果,要不就是恶的果,要不就是善的果,这个叫作有。 但是这个地方,它的因也叫作它的果的名字,果的名称用到因上面。 这样取名字的方法是很多的,有些时候我们把因的名字用来称呼它的果,形容它的果,有些时候果的名称就用到因。 所以这个时候,实际上杀盗淫妄这样的罪业,或者是行善,还不是六道轮回的有,但是它是六道轮回的因,六道轮回就是它的果,所以果的名字就是用到这个因,所以叫作有。 有是从取而生,然后能生业,比如说杀盗淫这些都会产生罪业,然后持戒、忍辱这些都产生善业,所以能产生业,“名之为有”,这个叫作有,这是第十。 第八、第九、第十这三个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事情都离不开的。 比如说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痛苦和快乐,我们的内心,第六意识都有反应,幸福的、快乐的,我们就不愿意离开,这种爱;然后不喜欢的,那么我们就是希望尽快离开,喜欢没有这些东西。 爱增长了以后,就采取实际的行动,实际行动以后就产生了业,就造了业,这三个是我们现世当中完成的,但是这三个实际上是来世的因。 我们人为什么有来世呢? 我们自己在创造人的诞生,人的来世的这些因。 没有爱的话,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几万年几千年前造的业,那过去的这个因它是不能成熟的,就像种子它没有湿度、没有水,它就不能发芽一样。 第一个就是贪,然后就是取,最后就是有——造业,这三个是下一世的主要的因,这是第十。 往期回顾增长爱者,名之为取 | 稻秆经系列 · 170于受贪着 | 稻秆经系列 · 169我们这一生,因果掺半 | 稻秆经系列 · 168世俗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两个字 | 稻秆经系列 · 167觉受触者,名之为受 | 稻秆经系列 · 166意识怎样从大脑产生? | 稻秆经系列 · 165慈诚罗珠堪布微信公众平台慧灯之光系列 发布时间:2020-10-27 07:30:00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2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