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对享受的贪爱,障碍了成就 内容: 灭尽定属于圣者的禅定,而不是凡夫的禅定,因为需要以出世间道的力量而获得的缘故。 凡夫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是圣者才修的法,圣者通过出世间的道获得灭尽定。 灭尽定需要通过勤修才能获得,并非轻而易举、唾手可得。 属于世间的四禅八定,如果不通过勤修苦练,也不可能获得,更遑论出世间的禅定了。 修行人不吃苦耐劳是不可能获得成就的。 我们为什么得不到法益? 为什么修行了十年、二十年,却没有丝毫的成就? 就是因为贪图舒适享受。 一般情况下,灭尽定需要通过特意勤修才能获得,因为它是一种无心的禅定,是圣者修持的禅定,所以在一般众生的相续中不仅不存在,而且之前在轮回中也未曾产生和感受过这种禅定。 然而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佛陀属于例外。 佛陀的灭尽定是依靠获证菩提尽智同时而获得的,并不是以勤作而得的,因为佛陀没有任何以勤作而产生的法。 按照小乘有部的观点,佛陀经历了六年苦修,最后到菩提树下入定修持时,还是“最后有者”——即在此生中能获得成就的凡夫。 佛在现证菩提果的时候,不是次第获得,而是在获得灭尽智的同时获得灭尽定,瞬间成佛。 按小乘观点,佛陀是在一个坐垫上顿时获得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修道,是无有勤作而得,成佛之后是任运自成的。 其他人一般来讲都是次第获得。 对此,经部与有部持不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据经中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敷草安坐时曾立下这样坚定的誓愿:“乃至未得无漏果,期间不解跏趺坐,此垫我身纵干枯,聚合皮骨纵分散,未得数劫难得果,身于此垫不动摇。 ”佛陀说的是不动身,并不是说不出定。 佛陀在成道的过程中,虽然出定了,但是没有动身,而是在一垫上成就了五道,圆满了佛果。 ——摘自《俱舍论》讲记13 发布时间:2020-10-24 17:08:1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