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四种话不怕多说 内容: 一、不妄语。 断除妄语,说谛实语。 在此基础上,如果有能力就给他人讲解诸法的真相与真理。 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会对别人说实话、说悦意的话,但这些是善还是恶,主要看发心和动机。 花言巧语谁都会说,但不一定是真心话,也许是恶语或绮语。 有些人在道友面前,甚至在上师面前都巧言令色、虚情假意、心口不一,从来不说真话、实话。 说谛实语,不仅仅是说实话,还要说悦耳语;但这种话不是虚伪的,而是真心的。 大家要有智慧,不能一说要讲悦耳语,就跟谁都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人家没有修行说人家有修行,人家没有成就说人家有成就。 二、不两舌断除离间语,化解怨恨。 首先,自己心相续中不能有怨恨;不仅要化解自心上的怨恨,还要化解同修之间、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非人之间的怨恨;再进一步去化解教派与教派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怨恨。 我们学佛修行不是要激化怨恨,而是要化解怨恨;不是要挑起冲突,而是要化解冲突。 三、不恶语断除恶语,说悦耳语。 一般情况下,对方爱听什么话,就跟他说什么话,不能恶口骂人。 在不贪婪、不嗔恨、不愚痴的状态下说悦耳语才是善。 大家要清楚,能引起贪嗔痴的话不是悦耳语。 是要说他人爱听的话,但不是跟他讲他爱听的脏话,也不是跟他讲战争、盗窃之类容易引起嗔恨心、贪心的话。 如果他认为这些是好听、悦意的话,那是他颠倒,我们不能随顺他,跟着他颠倒。 四、不绮语禁止绮语,精进念诵。 念诵不是只念佛、念咒语或念经文,也是指说能引起正知正见,对自他的解脱有直接或间接利益的话。 比如,有人来了你还在“阿弥陀佛”、“嗡嘛呢呗美吽”地念,不跟他说话,也不理睬他,这样就太不圆融了,“精进念诵”不是这个意思。 应该热情、礼貌地接待他,慢慢地再进一步地谈及佛法,这也是间接地利益他。 因有远因和近因,我们只看到了近因,看不到远因;只能看到客观上的原因,却没有看到主观上的原因。 这样还是没有抓住关键,没有从根本上明白。 ——摘自《成就宝鉴论》因果不虚八 发布时间:2020-10-22 17:41:09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24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3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