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迁徙图记|高粱红了 内容: 视频:亦诺 花木深高粱红了,天更蓝了,鸟迁徙了……高粱又称红粮、蜀黍,古称蜀秫。 中国的主要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南地区丘陵山地。 高粱米中的蛋白质以醇溶性蛋白质为多,人体不易吸收, 赖氨酸含量也很低,是人类种植 的谷物中营养成分较低的一种。 但 高粱米抗旱、适应能力强,曾是物质匮乏年代时人们的救命粮食,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应该有过吃高粱米的经历。 迁徙季节,观察了几天发现,高粱地里的小鸟不少(如小鹀、蓝点颏、北红尾鸲、黑喉石鵖、树鹨等近十种),但基本上是在高粱丛中觅食,而站在高粱穗上极少吃高粱米,多是登高观察和休息而已。 看来,在有虫子和其他食物的季节,高粱米并不是小鸟选择的主要食物。 高粱来到中国的时间很早,大概西周时期就开始种植了。 直到宋代,人们发现了它强大的适应能力后,才开始大规模种植,仅用了一百多年,就实现了普及。 高粱能得以大面值种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代以后,蒸馏技术从游牧民族传入到了中原。 在这之前,人们尝试了用各种原材料酿制酒,如大米、小米、糯米、绿豆、马铃薯、红薯等,但口味都不尽如人意。 直到高粱的出现,才让人们意识到,原来高粱与蒸馏技术才是“天作之合”。 —— 杨璐《高粱,抗旱能力强大,现在却被人遗忘》在经济发达、食物充足多样的今天,高粱米仍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角色——中国的名酒都以红高粱为主要原料。 来源野生视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发布时间:2020-10-11 17:35:34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3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