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凡夫的颠倒,实锤在此 内容: 所有的在家人均贪图快乐的感受,与生俱来不愿意感受痛苦,潜意识中是:“我不要痛苦,我要快乐……”人们认为快乐是因为拥有产生的,于是为了钱财、田地、牲畜与女人而争执不休。 以前印度重男轻女,现在是女人为争夺男人而争风吃醋、互相排挤。 此处主要讲人因为想获得快乐,自然就会排斥痛苦,继而是非不断、争斗不止。 一般出家人对苦乐的感受看得并不是很重,但现在是末法时期,有些出家人也特别在乎自己的感受,喜乐惧苦,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此外,出家人由于对自他宗派有好坏的想法进而破立,展开辩论。 出家人喜欢遮破他宗的观点,建立自宗的观点;觉得自宗殊胜而进行安立,他宗低劣而进行破斥,为此而争论不休,展开舌战。 人们为贪执乐受而造下了无量的恶业,这种情况在现今比比皆是。 此类情况也是由净乐等颠倒想所生,追求享乐,是一种颠倒的思想。 把无常视为恒常,痛苦视为快乐,无我视为有我,不净视为清净,这些都是颠倒的思想。 第一,我们把无常视为了恒常。 一切法转瞬即逝,在刹那中变化,但我们都把无常视为了恒常。 也许有人不服气:“我没有常见啊!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外器世界、内情众生都会毁灭! ”仅仅懂得这些相当于望梅止渴,意义不大。 如果不懂得细微刹那无常,就不可能懂得粗大相续的变化——即没有细微无常的见解,就一定会将无常视为恒常。 第二,我们把痛苦视为了快乐。 其实一切有漏法皆不离痛苦的自性,但是我们却颠倒黑白,把有漏法当成了快乐,即把苦当成了乐。 世间的物质享受会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带来痛苦,而不是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由内心产生的,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并非来源于他人或是外境,它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的作用,与外界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三,我们把五蕴的综合体视为了我,认为有一个独立的、实有的我。 如果进行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有五个,哪个是我? 五蕴再细分下去就没有了,哪有一个实有、独立的我存在呢? 但是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有一个我——我疼了,我饿了……有我执就有烦恼,有烦恼就会造业。 第四,我们把不清净视为了清净。 其实无论男人女人,都是个不净袋,里面装的全是不净物,无论是皮肤、骨头或是内脏,没有一处是清净美好的。 但我们却把自他的不净袋视为了清净美妙,甚至朝思暮想,恨不得搂着不放。 这四种颠倒想是轮回的根,是一切恶业的来源,一切痛苦的根源,因而是轮回的主因。 ——摘自达真堪布《俱舍论》讲记4 发布时间:2020-09-15 17:08:17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0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