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华探微连载55菩萨自有本愿 内容: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 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勅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勅,我当云何?」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 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 唯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菩萨自有本愿这个时候,世尊目视着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摩诃萨,他们都是不退转的大菩萨,能转不退法轮,也已修得诸陀罗尼。 转不退法轮「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阿惟越致」,也译为「阿鞞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 佛菩萨说法,就叫「转法轮」。 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这些菩萨自己证得了不退之法,宣说的佛法也能让众生住于不退的境界。 得诸陀罗尼「得诸陀罗尼」,也就是得诸总持。 总持就是能够贯通经义的法句,例如「三界唯心」、「诸法实相」、「诸法如幻化,斯由分别起」等等。 这是形容他们深达经义,有很微妙的智慧。 「菩萨摩诃萨」,前面也讲过,这个词的具体所指会依上下文而有不同,这里应该指的是地上菩萨。 已经入地的菩萨,早就明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有自己的本愿,当然不需要佛陀一一授记将来成佛,也不需要佛特意告勅以后要广宣《法华经》。 所以我们看,这些菩萨从座而起,来到佛前,合掌作念:「如果世尊告勅我们要在后世奉持宣说这部经,我们一定会按照如来的教示,在后世广宣流布。」之前耶输陀罗心中作念,佛陀马上就为她授记,现在这么多菩萨在佛前一起作念,佛陀肯定知道。 但是,他却一句话都没说。 为什么不说话? 我们要知道,佛之所以有语言文字兴起,是因为有需要;如果没有必要,佛就不会讲话。 他知道这些菩萨根本不需要鼓励和教勅,自然就会去弘法,所以不用开口。 菩萨们看到佛不说话,就知道了佛的意思。 他们以这个任务结合自己的本愿,在佛前作狮子吼,发下誓言:「后世中,我们将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教化众生书写此经,以及受持、读诵、解说经义、如法修行、如理作意,这都是如来的功德威力。 希望到那个时候,世尊能从他方国土遥望守护。」「敬顺佛意」,佛陀之前已经广泛地告诉大众:「你们应该守护这部经典,广宣流布。」所以这些菩萨知道这是佛的意思。 「并欲自满本愿」,本愿分为总愿和别愿。 总愿就是「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菩提愿,这是基本的愿。 别愿是菩萨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设定的具体条件细则,比如释迦牟尼佛当初发愿要在五浊恶世成佛度众,阿弥陀佛建立净土的四十八愿等等。 所以这些菩萨的自满本愿,一是要满足成佛所需的福德和智慧,二是要满足达成别愿所需的条件和因缘。 「师子吼」,菩萨勇猛坚定的愿心,就像震摄群兽的狮子吼声一样,让天魔外道震惧慑服。 「正忆念」就是如理作意。 这些菩萨们不只在这个娑婆恶世弘法,还会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们应该都是有大神通的地上菩萨,而且可能是天界的菩萨。 这一段也是在告诉我们,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不要等人家专门来告诉你「某某啊! 这件事非常重要,你要赶快去做」,你才去做。 当然,你能这样照人家说的做也很好,但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你现在读了《法华经》,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佛法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导众生成佛,没有第二条路。 所以,如果你现在学佛,但没有人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你就应该「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自己观察因缘,再看看佛经怎么说,从而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脚踏实地地行你的菩萨道。 实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唯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这些发愿在恶世弘化的菩萨合声说偈。 这里他们描述了后世的种种乱象,可见他们都有神通,能够看见后世的情形。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后世中有无智的愚人,好恶不分,他们对宣说《法华经》的菩萨恶言辱骂,刀砍杖打。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 还有出家人,本身没有正智正见,却自认或自称证得了果位,我慢心非常重。 这里说的可能既有大妄语人,也有增上慢人,都不好度。 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 贪着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 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 而作如是言:『 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议; 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 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 及余比丘众,诽谤说我恶,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议。 「阿练若」是山林中寂静的地方。 「纳衣」,也叫粪扫衣,是用人家丢弃的材料缝纳而成的法衣。 这一类出家人,常住在遍远的山林,身穿破烂的法衣,说这样清苦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修行,瞧不起那些跟人群走得近的修行人。 他们也为在家人说法,在家人看到他们这么清苦,都非常钦佩,把他们视作具足神通的阿罗汉来供养。 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是清净的出家人,其实贪着名闻利养,受世俗事的挂碍和系缚,得不到真正的解脱功德。 他们看到真正的菩萨演说《法华经》,反而说:「这些比丘为了名闻利养,用外道法伪造经典,欺骗大众。」他们就像这样,在国王、大臣、居士和别的出家人面前,把这些真正的菩萨说为邪见外道,在大众中诬毁真正的佛弟子,让大家嫌恶、远离。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 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 如此轻慢言,皆当忍受之。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 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 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 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 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 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世尊自当知。 这些后世的种种恶事,菩萨们都愿意忍受。 他们为了护持佛陀殷勤嘱托的这部经,身披忍辱的铠甲,坚定勇猛地在恶世广行菩萨道。 「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这句话就是他们的决心。 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恶口而颦蹙, 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 如是等众恶,念佛告勅故, 皆当忍是事。 菩萨们继续说,以后会有无智的恶比丘,不知道佛说法的方便善巧,用不了义法诋毁攻击了义法。 他们见到奉持演说《法华经》的人,心中不快,常常辱骂、排斥、打压他们。 对这种遭遇,菩萨们也发愿忍辱。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前面这些遭遇都不算什么,只要有求法的人,菩萨就会到那里为他们解说这部法宝。 这就是菩萨们在世尊及诸佛面前立下的誓愿。 由以上经文可以看出,新学菩萨倾向于到他方国土,久学菩萨倾向于留在娑婆世界,世尊都随喜。 大部分的经教都是劝说新学菩萨往生他方国土,特别是极乐世界。 但是,也有少部分的经教讲娑婆世界的殊胜,例如《维摩诘经》说:「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实际上,宣示国土优劣的经教是因材施教的教法,各人依自己的心性选择即可,不需要为此生起诤论。 发布时间:2020-09-11 17:06:22 更新时间:2024-03-17 13:55:42 来源:素超人 链接:https://www.suchaoren.net/wei-27403.html